6.开悟之后要善加保护,林下泉边长养圣胎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2020年06月20日 06:01 江西 历 缘 锻 炼 开悟之后 长养圣胎 01 对于开悟的人来说,大悟之后还要怎么样呢?一方面广阅祖录,另一方面尚须历缘锻炼,这里反映了禅宗的一个基本的观念,理要顿悟、大悟。但是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还在,就像沩山禅师所说,你的渐修要跟上去,要净除现行流识,无始劫以来的习气。 开悟之后,就像初生的婴儿,要善加保护,长养圣胎。如果开悟之后马上就出世开堂接众,就好像令一个婴儿负重,他就会夭折。 02 宋代有一个高峰原妙禅师,在三十四岁透过重关之后,仍然隐居。四十四岁到天目山,入天目山的一个岩洞里面营造了一个小屋,把梯子都撤掉了,写上“死关”。直到五十四岁的时候,才受一个宰相的恭请,来开堂接众,这叫龙天推出了。 所以历缘锻炼是非常重要的。锻炼的过程就是要林下泉边,住茅棚。其实住茅棚或者闭关是开悟以后的情况,你没有开悟是不能去住茅棚,不能去闭关的,是没有资格的。 03 大梅法常禅师在马祖道一座下闻“即心即佛”开悟之后,就在大梅山养道。据说马祖看到他住在大梅山,就派了一个人去勘验他是不是真开悟了。就问大梅法常禅师:你凭什么在这里住山呢?法常禅师说:我听马祖说即心即佛,我就在这住山了。 这位来问的人说:马大师最近又有新的说法。他说:什么说法呀?非心非佛。法常禅师说:这个老汉有完没完呢?我不管他非心非佛,我即即心即佛。勘验的人就把这话带回来,马祖道一听了之后说了句话:梅子熟了。他(法常禅师)养道,那真是远离人群。 当时有个盐官听说他很有道行,想请他出来应供。他就转过来一个纸条,四句话:一池荷叶衣无尽,满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荷叶做衣服,无有穷尽,要吃,吃树上的松花,绰绰有余。隐居,刚被世间人知道住处,我又要把茅棚往深山里移了。所以这些古人开悟之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这都属于历缘锻炼的范围。 04 历缘锻炼,在事相上去对治烦恼习气,就必使行解相应,这样圣胎成熟,时节因缘成熟,才可出世为人。出世为人就是开始来度众生了,宏阐宗风。就像六祖慧能开悟接了衣钵也在猎人队里呆了十六年,那都属于历缘锻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