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健康提示:开春后,注意预防这些疾病?
3月进入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雨水逐渐增加,也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我们仍需保持好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3月份正处于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我们熟知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还有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或者接触传播,引起相关的呼吸道传染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以及患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重点人群而言,接触病原体后,因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有变成重症的风险,需要格外警惕。
防护提示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根据自身情况可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麻疹疫苗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科学佩戴口罩。进入人群密集场所或相对密闭空间,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进入商超等,应规范佩戴口罩;同时随身携带口罩,根据所处环境科学佩戴口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要保持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良好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提高自身免疫。
学校和幼托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病愈返校、消毒制度等各项防控措施,注意防范呼吸道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成人腹泻症状比例高,而儿童呕吐症状比例较高。
与感染了诺如病毒的患者接触,容易感染诺如病毒,比如照顾患者或和患者分享食物,接触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后洗手不彻底,或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
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防护提示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不喝来源不明的水。蔬菜瓜果要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
规范病例管理。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隔离管理。诺如病毒感染患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居家隔离。
及时进行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开窗通风。清洗时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春季花粉过敏
每年春季,都有不少人出现花粉过敏的情况。花粉过敏又称“花粉症”,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花粉在与人体发生接触后,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疹、支气管炎和哮喘等。
自然界的花粉传播主要分风媒和虫媒两种形式。虫媒花粉,靠蝴蝶或蜜蜂等昆虫传播,特点是花粉颗粒较大,花粉量不多,不易四处播散,通常不会引起过敏。风媒花粉,如柏树、杨树、柳树等的花粉,特点是花型小,花粉含量高,质量较轻,可以随风飞到很远的地方。风媒花粉是主要过敏原。
防护提示
加强个人健康防护。出门穿戴好防护用品比如护目镜、帽子、口罩、长袖衣物等,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回家更换衣物。外出回家及时换衣服,清洗脸部、鼻腔以及其他皮肤暴露部位。
开窗通风和户外运动选择花粉浓度低的时间段。避免两个花粉高峰期(一般日出后2-3小时及下午4点左右),如需出门在外或户外运动,尽可能选择清晨、夜晚或雨后等花粉浓度较低的时候。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过敏性疾病是一个长期反复发作的疾病,出现症状不要“硬抗”,建议前往医院诊断和接受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