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记者获悉,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官庄新村农民回迁安置房10栋住宅楼已实现全部封顶,居民预计2027年可回迁入住,可安置1096户家庭。

符合“好房子”标准,是该回迁安置房项目的一大亮点。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城镇住宅工程质量问题重点整治的通知》要求,聚焦城镇住宅工程隔声、串味、渗漏等质量问题,开展重点整治。记者注意到,这一项目也在防止渗漏、串味上下足功夫。
在工地现场放眼望去,上万个黑底红边的“圆点”在10栋住宅楼的混凝土外立面上十分显眼。“这些‘圆点’本是混凝土支模浇筑时形成的外墙螺杆眼,一个个中空的眼从墙内贯通到墙外,也是楼栋一大防水薄弱点。”该项目负责人布日古德告诉记者,为防止渗漏,施工方用防水砂浆将外墙螺杆眼填实后,还会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两遍。
“您看仅这10号楼有21层,外墙螺杆眼至少有四五千个,传统涂刷只用黑色,高空检查不便。”布日古德说,为此,他们将涂刷改成第一遍涂黑色,第二遍涂红色,这样复检时非常直观,“哪怕站地面上,也能一眼就能看出刷没刷过两遍。”

上了年头的房子,厨卫的下墙角部分容易渗水。为了解决这一困扰,该项目在厨房和卫生间采用止水反坎和主体结构一起浇筑。所谓止水反坎,是指在墙体根部设置一定高度和宽度的混凝土止水带,防止水渗漏到墙体背面。“一次浇筑,整体成型下,止水反坎和地面没有任何缝隙,从根本上解决了渗漏隐患。”布日古德说。
据悉,官庄新村的农民回迁安置房将采用精装修交付,回迁居民可“拎包入住”。在样板间,记者看到,厨房里窗户透亮,厨具、抽油烟机、洗菜池一应俱全,并预埋了防火止回阀。排气道的顶端也采用创新的五防拔气排风帽,利用空气动力学,快速排出油烟,防止邻里间串味。

2024年,王四营乡完成南花园村、王四营村、观音堂村三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腾退。作为观音堂村居民回迁安置房,北京王四营乡官庄新村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4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包括10栋住宅楼、7栋配套楼、1所幼儿园和1个地下车库,可安置1096户家庭。10栋住宅楼全部坐北朝南,共4种户型,最高27层,最低15层,楼间距约50米,最大程度保证各楼层采光,计划2027年1月竣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