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健康带回家 从喉咙痛到大呕血死亡,仅2天!过年一定要小心这道菜
马上就要到除夕了,鱼作为年年有余的美好象征,自然是年夜饭不可或缺的美味。然而,在这欢聚的时刻,吃鱼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鱼刺卡喉的危险。
去年除夕夜的时候,病人一时大意被鱼刺卡喉了。由于鱼刺卡喉太常见了,所以家人也没将这当回事,只是让他去喝点醋,再不行就咽点米饭下去。之后,病人嗓子还是有些不适,大家也没当回事。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口鲜血从嘴角流出,接着一个踉跄没站稳直接半跪倒在了门前。
家人赶忙将他送到医院,医生发现有一根长达5cm的鱼刺正卡在病人的食管上端,且已经刺穿食管和胸主动脉,但是他却已经无法自主呼吸,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病人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鱼刺卡喉很常见,也是因为常见,让我们误以为鱼刺卡喉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殊不知,因为鱼刺卡喉所带来的悲剧,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鱼刺卡喉进入人体后历经7个致命点
1. 咽喉附近
大部分的鱼刺都卡在舌根部、扁桃体、会厌处。这时如果不及时取出,就会引起鱼刺刺入部位的感染引起局部脓肿。咽后壁是连了颈部深部的疏松组织,很容易导致感染扩散形成颈部深处的大脓肿,这些脓肿,可以压迫气管使人窒息而死,也可以烂穿颈部大血管分分钟致命。
2. 刺入食道
鱼刺如果刺到了食道,那么取这根鱼刺,要消化内科、胃镜室、手术室、麻醉科、心胸外科、ICU全部人员器材到位后,才敢在胃镜下取鱼刺。万一大出血,还可以救救试试看,其实一旦大出血,一大半人是救不回来的。
3. 刺破胃,胃穿孔
胃穿孔可以引起腹膜炎,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也会死亡。还有一种情况是,鱼刺刺入胃壁后,慢慢地刺穿,然后被周围的组织包裹,然后慢慢地到处跑。可以跑到肝脏里面去。
4. 刺破小肠
刺破小肠一样会引起严重的腹膜炎,置人于死地。
5. 阑尾
刺破阑尾导致发炎,阑尾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当然要手术切除阑尾。
6. 刺破大肠
大肠里细菌多,穿孔后腹腔污染严重,肠壁薄,血液供应不好,所以大肠被刺破导致的弥漫性腹膜炎,是很致命的。
7. 刺在肛门处
肛旁脓肿如果处理不好,会转为肛瘘。虽然不致命,但也够受的啊。
鱼刺卡喉后,千万别再喝醋、吞米饭了!
先说喝醋软化鱼刺,事实上我们喝醋时醋只会通过喉咙而过,根本没办法浸泡,起不到任何作用。
如果想要通过醋来软化鱼刺,意味着必须要把鱼刺放在醋里面浸泡15分钟以上才行,这就代表着需要24小时不间断喝醋才有可能实现。
再说吞米饭,这其实是最不靠谱的,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因为吞米饭很可能会将原本位置比较浅的鱼刺直接给推到更深处。
异物或鱼刺卡喉,建议这样做
1. 停止进食:一旦发现鱼刺卡喉,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食物将鱼刺推入更深的位置。
2. 尝试轻咳:如果鱼刺位置较浅,可以尝试轻轻咳嗽,利用气流将鱼刺咳出。
3. 自查并尝试取出: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张开嘴巴,用手电筒照亮喉咙,让家人或朋友帮忙检查鱼刺位置。如果鱼刺位于扁桃体、舌根等较浅部位,且易于触及,可以尝试用干净的镊子或筷子轻轻夹出。
4. 就医:如果鱼刺位置较深、无法咳出或自行取出,或出现咽喉部剧烈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医生可借助电子喉镜或间接喉镜查看鱼刺的准确位置并将其取出。
预防措施
1.细嚼慢咽
吃鱼时要细嚼慢咽,确保每一口都充分咀嚼后再吞咽。
2.选择鱼刺少的鱼类
如鳕鱼、鲈鱼、鳝鱼等,这些鱼类的鱼刺相对较少,吃起来更省事。
3.加工鱼肉
对于容易误吞鱼刺的人群(如老人、小孩等),可以选择将鱼肉加工成鱼泥、鱼丸等更易食用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