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老人们大多严守早睡早起的规律,顺应着自然的作息节奏,就像身体内置了精准时钟。
这些夜幕降临,常常是晚上八九点钟就准时入睡,常常都是天蒙蒙亮,大概是清晨五、六点钟就起床干活。
身体的各器官得到了好的休息,自然稳定“出勤”,新陈代谢顺畅无阻,精神自然饱满,活力就会常伴身旁。
反观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由于生活压力或者各种娱乐活动,长期熬夜,生物钟被搅乱。
年纪轻轻的,反而猝死现象越来越多。同时,高血压和心脏病也越来越年轻化。所以,长期熬夜的危害不可小觑,
02、饮食与运动:适度滋养,动静结合
饮食对健康的影响举足轻重,专家也给出了不少实用建议。
长寿老人的饮食之道,核心在于清淡与适度。
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身体硬朗的老人,每餐常常是七八分饱,主食多选粗粮,偶尔吃点水果,再吃点鸡蛋和肉类,营养均衡又不给肠胃添负担。
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过量的盐会加重肾脏负担、升高血压,每天摄入盐量最好不超过 5 克。
同时,尽量少在外面吃饭,现在很多餐馆菜品往往为追求口感,重油重盐。在家做饭能更好把控食材品质与调味料的使用量。
适量的运动也是长寿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长寿老人们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朴实又管用的建议。
现代社会,特别是不少年轻人久坐成瘾,瘫在沙发、椅子上不愿起身。
肌肉渐渐萎缩,力量流失,新陈代谢也跟着怠工,体重一路飙升,沦为心脏病、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长寿老人却不这样,即便年事已高,也闲不住。
出门遛弯、打理小菜园、爬爬楼梯,只要能动,绝不闲着。
适度运动让心肺功能愈发强健,每次呼吸都更顺畅,心脏泵血更有力。
体重得以稳固,没有赘肉拖累。抵抗力也显著提升,老年生活自理轻松自如。
不过,对于老人们来说,运动得循序渐进,别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太高。
要是平常不咋运动,那就先从每天10分钟的散步开始,慢慢累加时间和加快步伐。
选自己喜欢的运动,要是喜欢热闹,就跟着老伙伴们跳跳广场舞。要是偏爱安静,打打太极也是好选择,兴致来了,劲头才足。
而且,运动的时候千万别逞强,累了就歇会儿,别硬撑,关键是持之以恒,天天动一动,哪怕就一小会儿,也比连着几天不动强。
03、心态调适:豁达乐观是关键
在我见到的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里,发现他们都表现的很随和,面相看起来也很慈祥。
正如我开始提到的那位喝奶茶的奶奶,她说到的“少管闲事”,正是体现出了豁达通透的生活哲学。
人这一生,琐事繁多,若到晚年还深陷其中,心累身也乏。
整日愁眉苦脸、焦虑烦闷,身体应激激素大量分泌,免疫系统遭受抑制,生病几率大幅提高。
反而是那些心态乐观、乐于接纳新事物的老人。
他们日子鲜活有趣,紧跟年轻人的潮流,心态永葆年轻,仿佛为身体注入活力源泉,衰老也放慢了脚步。
最后,长辈们操劳半生,为家庭奉献无数,步入老年,理应更关注自身健康。
做好规律作息,摒弃熬夜娱乐,饮食讲究,拒绝胡吃海喝。天气晴好时,出门活动筋骨。
作为子女也要多多上心,常回家看看,陪老人唠唠嗑,关心日常起居,一通电话、一次陪伴,都能暖老人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