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也门战乱,中国总领事馆撤侨时,还带上了164名别国侨民,不料中建工人愤愤道:“他们抢走了我们的项目,平时也不来往,现在出事又来找我们帮忙,什么道理!” 1993年5月4日也门南北突然开战,亚丁市区开始出现慌乱,路上的车辆和人流很明显的减少,主要路口都停着坦克和装甲车,在制高点上,还架设了高射炮和重机枪。这个时候,中国驻亚丁总领事馆,收到了国内传来的指示,分批撤回在也门南方的援外和承包劳务人员以及总领事馆部分馆员。 总领事秦鸿国和大家商议,最终决定,包括自己在内,总领事馆留下四个留守人员,其他人员,分批撤离也门。由此,撤侨行动就此展开。 经过商议,撤离人员由正在亚丁湾海上作业的中水总公司的7艘渔船接运,经由海上撤离到吉布提,然后在此乘机回国。 经过总领事馆和中水总公司联系之后,决定两天之后撤出第一批人员。可是南北双方已经激烈交火,亚丁市内的通信还能勉强正常通话,向外省拨打长途电话却变得异常困难,每次打起电话,显示的都是线路繁忙或是通话不畅。馆员们只能日夜守在电话旁,不停地拨打着电话,在午夜之前,终于全部联系完。 当晚,中水总公司的驻亚丁代表刘佳和刘连军来到总领事馆和总领事秦鸿国商量。两人带来一个好消息。 此时正值亚丁湾的渔汛,港口除了中水总公司的7条渔船外,还有一艘3000吨的大型冷藏船“海丰301”,正在亚丁湾装载渔货,完全可以把将要撤离的550多人全部运走,更加重要的是,这艘船上还有卫星通信设备,各方的通信联络,完全没有问题。 刘佳也向秦鸿国提出一个严峻问题,那就是亚丁港口有也门军舰巡航,船只出港可能会有麻烦。秦鸿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立即找到也门外交部的古提什,索要中国侨民的海上撤离通行证。 古提什起草了相关通行证,刘连军又拿着这份通行证跑了也门的港务局等部门,打通各路关系之后,撤离事宜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也门战乱的这几天,秦鸿国不仅在为撤离中国侨民繁忙,而且还有多个国家的外交人员纷纷造访,希望总领事馆可以帮他们撤离本国外交人员和侨民。 顾于与各国的关系,秦鸿国的做法都是来者不拒,友好接待,一再表示,在撤离完本国侨民之后,还有余地,可以帮忙,他还让来人留下姓名和电话号码,以便以后联系。 5月8日第一批撤离人员六点钟起床,吃完早餐后,在总领事馆门前上车,八点钟,各路撤离人员全部在港口会合。码头上人头攒动,大家脸上的表情不再那么紧张,要离开这个炮火连天的地方了,每个人心中难免有些兴奋。 此时天空上还不时有战斗机飞过,港口此时还在也门南方士兵的手中,算是安全。为了以防万一,秦鸿国让大家赶紧办理离境手续。左等右等,渔船却还没有到港,秦鸿国神经一绷,以为出了什么事。出发时间就要到了,中水总公司的第三艘渔船才缓缓地开了进来。 船上的刘佳见到码头上的秦鸿国赶紧挥手。两人很快见面,原来,根据中水总公司和港口达成的协议,公司渔船进出港口,在岸边卸货装货,是免缴一切费用的。 但是今天,三艘渔船进港的时候,港务局却要他们缴纳大笔进港费,不然不能入港,刘佳有些愤愤不平:“你们这是借船发财!”但没有办法,刘佳还是从船舱拿出了一叠钞票给他们。 同时,在给撤离人员办理离境手续的时候,还要交钱。秦鸿国得知这一切之后,也是有些愤怒:“他们这是发战争财!”可是此时已经是最后关头,秦鸿国不想出什么差错,也只好默认。 连同撤离人员一起离开的,还有古巴、埃及、约旦、孟加拉等14个国家的侨民,共164人。全部人将一起登上渔船,而后,将他们接运到早在公海等待的“海丰301”冷藏运输船,最后前往吉布提。 刘佳刚刚离开,几个中建公司的小伙子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道:“秦总,今天跟我们一起走的那些外国人,很多都是来自邻国的一个公司,平时跟我们也没什么来往,在亚丁的公园竞标的时候,还故意压价,恶意竞争,夺走我们的项目,现在打仗了,就想起来找我们帮忙了,哪里有这个道理!” 这些事情秦鸿国也知道一些,但是本着国际原则,他只能安抚他们道:“大家别激动,我们都清楚,他们国家十分特殊,处境也困难,他们公司不惜工本压低标价,就是为了给国家赚取一些外汇嘛。 以前我们国家也走过这一条路,应该相互理解嘛,再说了,商场如战场,竞争是无情的嘛,我们呀,要心胸大一点,不要记恨人家。再说了,两公司竞争和两国的关系帮助,性质不一样,这个危急时刻,该帮忙的我们还是要帮忙的。” 很快一声哨响,撤离人员开始登船,十点钟,在秦鸿国等留守人员的送别下,渔船安全出港,安全撤离。 这是我国较早的一次也门撤侨,后来,随着国力的慢慢强大,我国从也门撤侨的方式,也不断地更新,更加安全,更加便捷,当别国还在战火纷飞的码头等待国家救援的时候,中国的侨民早已经踏上了安全回国的行程。所以说,无论走到哪里祖国永远是国人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