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董竹君婚后,接连诞下四位千金。待怀有第五胎时,身体不堪重负,周身浮肿,连鞋子都难

董竹君婚后,接连诞下四位千金。待怀有第五胎时,身体不堪重负,周身浮肿,连鞋子都难以穿上。其夫面露厌弃之色,口出恶言:“瞅这模样,怕又是个赔钱的丫头!” 岂料,此胎竟是男婴。消息传至正在牌桌上酣战且战无不胜的丈夫那里,他难以置信,猛地起身,欣喜若狂地叫嚷:“我这就回去筹备喜酒,诸位都要来啊!” 

一个问题:如果你被命运压到尘埃里,你会选择认命,还是奋力一搏?董竹君的回答是后者。她出生于贫苦家庭,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但最终活成了传奇。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洋泾浜的贫民窟。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给富人家洗衣维持生计,一家人勉强度日。6岁时,她被送进私塾读书。这在那个女子大多识字无用的年代,显得难能可贵。父母相信,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可是,命运偏偏不肯让她如愿。13岁那年,父亲重病,家里欠下高利贷,实在无力偿还。无奈之下,父母以300大洋将她抵押到青楼,做“清倌人”,只卖艺不卖身。 

董竹君聪明勤奋,很快学会了各种名曲,凭借清丽的嗓音和与众不同的气质,成了店里的红人。可她心里始终埋藏着一个信念:离开这里,活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年轻的革命党人夏之时。这个风度翩翩的男人,不像其他人那样只贪恋她的美色,而是尊重她的志向。他愿为她赎身,但她拒绝了:“我不是商品,我要靠自己走出去。”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夏之时。   1914年,她成功逃离青楼,嫁给了夏之时。这场婚姻震惊了不少人,一个青楼女子,怎么配得上都督?但董竹君没在意,她有自己的目标。婚后,她随丈夫远赴日本,在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经贸与家政知识。在那里,她接触到了新思想和女性独立的观念,思想上有了深刻的觉醒。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1917年,夏之时因父亲病危携她回到四川。这一次,她不再只是妻子,而是要面对一个封建大家庭。她小心翼翼,给每个家人带礼物,用勤劳和智慧赢得了婆婆的认可,还通过高超的家政管理,使这个大家族的事务井井有条。

婚后,她一连生下四个女儿,夏之时逐渐冷淡。他嫌弃女儿是“赔钱货”,还对她怀第五胎时的浮肿状况冷嘲热讽:“又是个赔钱货!”董竹君听了,心中万分酸楚,却无力反驳。

命运却在关键时刻拐了个弯。1926年,董竹君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夏大明。听闻这个消息,正在牌桌上的夏之时竟兴奋得站起来,宣布要大摆宴席庆祝。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态度,让董竹君对这个男人彻底心寒。   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丈夫对女儿们的态度。她想让孩子们识字读书,丈夫却坚决反对,甚至发怒。一次,他撞见董竹君教女儿识字,竟破口大骂,认为她浪费时间。那一刻,董竹君感到无比绝望。

1929年,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夏家,远赴上海,开始了独立谋生的艰难旅程。为了生计,她开过纱管厂,也做过小生意,但因为战乱屡次失败。最艰难的时候,她靠摆地摊维持生活。

1935年,她在上海创办了锦江川菜馆。凭借独特的菜品和优雅的装修,餐馆迅速成为上海滩的热门。就连杜月笙、黄金荣等人也慕名而来。一次,杜月笙排队太久,干脆派人帮她扩大店面。

锦江川菜馆成了她人生的新起点。后来,她发展为锦江饭店。抗战时期,她的饭店成了革命人士的秘密联络点。她还捐款支持抗战,为社会正义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她再一次做出惊人之举。她将锦江饭店无偿捐给国家,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国宾馆。她说:“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晚年的她仍不曾停下脚步。她写下《我的一个世纪》,记录自己的跌宕人生,给后人以启发。   命运不由天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她用行动证明,哪怕身处绝境,也能靠智慧和努力逆风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