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国一位在美潜伏长达37年的杰出特工金无总不幸被捕,面对残酷的审讯与刑罚,他提出要一个塑料袋,用窒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19.1.15钱江:我父亲燕大同学金无怠是世界情报史上的“超级谜团”)
香山玉皇顶,一片静谧之中,一块不起眼的墓碑静静矗立,碑上简单的铭刻,却承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人生——金无怠,一个在谍海沉浮37年的无名英雄。
2018年,这块墓碑的意外现身,揭开了这位情报奇才的神秘面纱,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大洋彼岸的旧金山奥塔玛哈墓园,也有一块属于金无怠的墓碑,双墓之谜,更加深了人们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好奇。
20世纪40年代,彼时的金无怠还是燕京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
1940年,他考入新闻系,学号40353,被分配到一食堂宿舍,翻阅泛黄的入学登记册,还能找到他弟弟金无骄的信息,四年后,金无骄也踏入了燕园,就读于经济系。
燕京大学的求学经历,对金无怠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身陷囹圄,他依然在信中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认为燕大赋予了他受用终生的知识和教育。
关于金无怠的毕业时间,却成了一个未解之谜,官方档案中并没有他的毕业记录,这与他妻子的回忆录有所出入,也给这段历史蒙上了一层迷雾。
在燕大,金无怠并非一个活跃分子,他身材瘦高,被同学们戏称为“挂拉扁儿”,他性格内敛,专注于学业,很少参加社交活动,甚至连同学的邀约也常常婉拒。
他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因为他深知,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在未来有所作为,然而,他也并非完全不食人间烟火。
他曾追求过一位女同学,这段青涩的感情最终无疾而终,却也为他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金无怠的英文极好,记忆力超群,这为他日后从事情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思想进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或许也为他走上特工之路埋下了伏笔。
1943年,金无怠从北平只身前往成都,继续在燕京大学的学业,彼时,父亲已经去世,家境窘迫。他依靠学校的贷学金和兼职家教勉强度日。
在成都,他遇到了陈麟章,两人同住一个宿舍,关系密切,陈麟章的政治身份和活动,或许对金无怠日后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成都燕大时期,金无怠积极参加“甘霖”团契,他嗓音极佳,尤其擅长唱圣歌,这与他家庭的宗教背景不无关系。
抗日战争期间,金无怠目睹了日寇的暴行,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精通英语的能力也引起了周总理的注意,被选中培养成一名红色特工。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伪装成“美方翻译”,为美军提供情报,同时审问被俘的志愿军战士,这段经历是对其信仰和意志的巨大考验。
随后,金无怠成功打入美国中情局,开始了长达37年的潜伏生涯,为了获取信任,他加入美国国籍,步步高升,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核心情报。
他将这些情报秘密传递给中国,为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他也会向美国传递一些中国的情报,这种如履薄冰的双面生活,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金无怠的妻子周谨予对他从事特工活动毫不知情,在她的回忆录中,金无怠是一个顾家爱妻的好丈夫,一个努力工作的普通职员。
她无法想象,这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竟然背负着如此重大的秘密,金无怠的儿子是一名医生,他见证了父亲的尸检,也亲眼确认了父亲的死因。
1985年,由于安全部官员俞某的叛变,金无怠的身份暴露,1986年2月21日,在等待判决的日子里,金无怠用一个塑料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63岁。
他选择用这种决绝的方式,带走了所有秘密,也保全了更多的同志。一代传奇特工,就此陨落。
金无怠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为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佩。
关于他的故事,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他的确切毕业时间和毕业院校,陈麟章对他的影响,以及更多关于他特工生涯的细节和具体贡献,都需要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
历史的真相,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最终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