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5年,中央派人前往朝鲜将毛岸英坟墓迁回国,刚准备动工,却遭到一名妇女的拼命

1955年,中央派人前往朝鲜将毛岸英坟墓迁回国,刚准备动工,却遭到一名妇女的拼命阻拦,她大喊:“这是我儿子的坟,不能迁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甚至烧到了鸭绿江边上,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正遭遇严重挑战,志愿军斗志昂扬,迈着坚定的步伐跨过鸭绿江,勇敢地奔赴朝鲜战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   在志愿军队伍中,有一位特殊的战士,他叫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他本可以留在国内,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奔赴前线,化名“刘秘书”,负责机密文件的整理和保管。   这份工作看似远离前线,但实则责任重大,这些文件是战争决策的关键,也使得他成为敌军重点打击的目标。   毛岸英和志愿军战士们抵达朝鲜后,接到指示,要和当地居民搞好关系,为接下来的战事打好群众基础。   他常常跑到朝鲜的村子去,实地考察,帮忙照顾当地村民,在一次走访中,他来到了一个名叫朴真真的朝鲜大娘家。   朴真真会说一些汉语,之前曾为志愿军送过水,这次重逢,让毛岸英感到格外亲切,他亲切地称呼朴真真为“阿妈尼”,并自称是志愿军的“刘秘书”,此后,毛岸英经常去朴真真家帮忙干活,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片土地,美国飞机再次发动了空袭,毛岸英和战友们听到爆炸声后,立即朝着村庄跑去。   一颗炸弹落在了朴真真家附近,房屋燃起了熊熊大火,朴真真被爆炸震得倒在地上,她声音微弱地呼喊着:“小龙女啊,我那孙女还在里面呢!”   毛岸英听到后,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火海,浓烟弥漫,火焰乱窜,可他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赶紧救人。   他很快找到了朴真真的孙女小龙女,用身体护着她,冲出了火海,“刘秘书”的举动,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她紧紧地抱着毛岸英,失声痛哭。   毛岸英看到朴真真家园被毁,生活困顿,便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去帮助她们家种地,尽可能地给予她们帮助,朴真真祖孙俩对这位善良的中国小伙子充满了感激。   可后来“刘秘书”突然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朴真真心中隐隐感到不安,她担心“刘秘书”出了事。   她鼓起勇气,找到了志愿军部队,询问“刘秘书”的下落,志愿军告知她,“刘秘书”在美军空袭中牺牲,这个消息让朴真真悲痛欲绝。   她打听到毛岸英的坟墓位于大榆洞后山,便每天带着孙女去扫墓,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在她心中“刘秘书”不仅仅是救命恩人,更是如同儿子一般的存在。   朝鲜战争结束后,毛主席考虑了一番,最后决定把毛岸英葬在了朝鲜,他认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无数中华儿女牺牲在朝鲜,毛岸英作为其中一员,应该与他们一起长眠于这片土地,不能因为他的身份就搞特殊。   1955年春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落成,志愿军开始安排为毛岸英和另一位烈士高瑞欣迁坟。   消息传到朴真真耳中,她心急如焚,带着孙女赶到毛岸英的坟前,阻止志愿军迁坟,她边哭边喊:“这坟是我儿子的,你们不能把坟迁走!”   志愿军首长被朴真真的真情感动,但也只能无奈地告诉她“刘秘书”的真实身份——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这个消息让朴真真震惊不已,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位一直帮助她们的“刘秘书”,竟然是中国的领袖之子。   她愣了许久,泪水模糊了双眼,她朝着北京的方向和毛岸英的坟墓深深鞠了一躬,表达了对毛岸英和中国人民的敬意。   毛岸英和高瑞欣的骨灰最终被安置在了桧仓烈士陵园,桧仓人民对志愿军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世世代代守护着烈士陵园,将这段历史铭记于心,并将中朝友谊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