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李叔同回国后,在房间挂了一幅日本女子画像,妻子俞氏每次看见都忍不住恶心。可当她得知画中人是谁后,泣不成声,痛哭流涕。
主要信源:(齐鲁壹点——一念放下,万般从容:蒋勋谈弘一法师)
俞氏可能也没有想到,这幅画竟是试探。
每当她看到一次,心就会痛一次。
这么多年以来,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可到头来却落得一个被抛弃的下场。
回顾过往,俞氏好像一切都想通了。
她常常在心里想,曾经欢声笑语的大家庭怎么就变成了冷冰冰的躯壳?
如果说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是全心全意。
那么一切都十分明了。
1897年,对于俞氏来说是欢喜的一年。
或许李叔同却不这样认为。
那一年,他才华横溢,名气早就闻名远扬。
由于年龄的原因,母亲为其找了一位姑娘。
她就是俞氏。
俞氏的长相虽不能用美貌天仙来评价,但落落大方,温柔体贴全都是她的优点。
在母亲的撮合下,李叔同和俞氏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可惜的是,李叔同对俞氏并没有好感。
甚至冷淡的像一个陌生人。
打远处看,他们两人之间彷佛隔了一条“银河”。
不过,俞氏并没有意识到李叔同的冷淡。
反而沉浸在新婚燕尔甜蜜之中。
对于她而言,自己只要做好该做的事情。
那么就一定会维持好婚姻。
不曾想,命运弄人。
1905年,李叔同提出了出国留学的强烈想法。
赴日是他多年来埋藏在心里的秘密。
幸运的是,现如今他终于可以有机会去到梦寐以求的国外。
听到这个消息时,俞氏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方面是想支持丈夫追求梦想。
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和孩子今后的路该如何走。
毕竟出国肯定不是三两天的事情。
虽说李叔同在家里的日子也并没有多好过。
但好在有依靠,有陪伴。
现如今,俞氏要独自承担起三个孩子,显然有些吃力。
即便她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可还是没能说服丈夫。
李叔同表示让妻子带着孩子们回到天津老家。
并且承诺两年的时间一定会回来。
不曾想,这一别竟是长达五年,更改变了两人的婚姻。
俞氏见丈夫心意已决,不舍的心只能强忍下去。
为丈夫收拾好行李之后,她的心突然空落落的。
其实,俞氏深知多年来的婚姻生活全靠婆婆帮衬。
可婆婆离开了人世,再加上丈夫坚定的选择,她的安全感忽然随之消散。
可即便如此,丈夫还是踏上了日本的旅程。
在日本那段时间里,李叔同迎来了第二春。
说是第二春,不如说是生活中的灵感缪斯。
每当画画的时候,他总是将日本女子,福基当做画画的对象。
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关系似乎超过了画家和模特之间纯洁的感情。
即使李叔同坦白自己在中国已有妻室。
但福基已沉浸在爱情甜蜜之中,怎会抽身?
因此,他们在日本举办了婚礼。
那五年的时间里,李叔同在福基身上感受到了俞氏从没有的女性体贴。
当即将结束留学的时候,他突然不知该如何引荐。
俞氏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丈夫。
不曾想,等来的却是一张日本女人的画像。
本以为这会是他们婚姻中最大的打击。
殊不知,最大的打击竟是李叔同的执念。
更是他不管不顾的选择出家。
或许,正是李叔同接触到了佛法。
又或许是他看惯了人世间的悲苦,在佛教能找到宁静。
可悲的是,李叔同并没有同妻子商量。
俞氏得知之后,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杭州灵隐寺。
就连日本妻子也梨花带雨的劝说。
可是,却拉不回心意已决的李叔同。
那一年,是李叔同和俞氏相识的第11年。
11年的时光,俞氏只收到了一句“爱是慈悲”。
是啊,爱是慈悲!
而福基最终心如死灰,回到了日本。
或许,人与人之间缘分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