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句俗话叫“胡无百年之运”,宋代陈亮说“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明代

小漂亮看体育 2024-10-26 16:20:48

中国历史上有句俗话叫“胡无百年之运”,宋代陈亮说“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明代张居正也说“百年胡运,尚宽膏斧之诛”,皇甫汸更是说:“地随胡运改,栋与美人摧”。这个说法主要还是因为边地胡人向来人口稀少,一旦统治人口众多的中原必然会被同化,一旦被同化必然就消亡,事实上在历史上统治过中原的北魏、北周、金、元等等也大都如此。

金和清都是女真人建立,1636年11月,皇太极召集满朝文武研读《金史》,皇太极觉得是完颜亮效汉人之陋习导致亡国,他惟恐自己子孙也效汉俗,三代就渐至懈废,忘其骑射、忘祖宗,国遂灭亡。弘文院大学士「宁完我」也觉得金朝灭亡是因为“金以儒亡”,将来清军入关统一天下,也要必须避免掉入迅速被中原人同化的历史循环。

1644年,多尔衮入关后,在北京召集满汉大臣讨论“蓄发”和“剃发”问题的时候,满蒙汉八旗将领大部分都是赞同“剃发”,比如洪承畴就担心所有的事情都遵照明朝旧制,就同样会继承明朝的这些弊病,提出“新朝因有新俗”。而刚投降的明朝大臣们则赞同“蓄发”,比如礼部郎中孔闻謤说“贵国既得中华,当用中华冠服”,这就引发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次党争,刚投降的明朝官员因为没有剃发,自称“南人党”,就则借发型打击在关外投降的明朝官员,比如像洪承畴,孔有德这些已经剃发的“北人党”,一时间奏疏纷呈,朝堂互骂。

清军入关初期本来基层管理相当混乱,并且还在和大顺、大西、南明打仗,于是多尔衮就暂时搁置争议,“关外人剃发,关内人蓄发,各就旧俗”。但施行不久,陕西道御史罗国士的一份奏折让多尔衮下定决心全民剃发,奏折说,“因为八旗留辫子,民人不留辫子,导致现在很多土匪、奸诈小人剃发冒充旗人,招摇撞骗,做了很多烧杀劫掠的事情让八旗背锅,官府抓到这些留辫子的人也无法分辨真伪,不知如何处置”,于是多尔衮开始下令所有男人剃发“犯法之事一视同仁”,因为女人不会出来冒充旗人诈骗,所以女人不用留满洲女子发型,此时的北方的士绅们普遍曾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折磨勒索死去活来,而清军入关优待士绅,推崇儒家文化,所以他们视八旗兵为救星,只要能保全生命和财产,剃发又算得了啥?多尔衮在北方的剃发非常顺利,基本没有人抵抗。

北方士绅争先恐后剃发的行为这让多尔衮产生了一种错觉,即他如果在南方剃发,士绅们还会支持的,可惜他想错了,南方并没被李自成的农民军糟蹋过,他们视南下的清军是入寇,所以多尔衮的在南方的剃发令激起强烈反抗,大顺残兵、南明政权还是江南士绅应反对剃发开始联合作战,以致于一时间甚至让多尔衮有了沿着长江划江而治的念头。

幸好天佑中华洪承畴坚持了下去,作为五省经略带兵平定了南方,要不然我们现在就成了半岛38线的局面。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江渐月

江渐月

3
2024-10-30 10:27

剃发易服虽然暴虐,但也有一定功效。

小漂亮看体育

小漂亮看体育

每天更新体育事件,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