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以及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降钙素原是机体受到细菌内毒素和炎症因子刺激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健康人体内含量极少。当血降钙素原浓度>0.5ng/ml时提示细菌感染,但也要注意降钙素原正常或轻度增高不能排除细菌感染的可能。此外,降钙素原还有助于与病毒感染、结核感染鉴别,其水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对于病情已稳定的非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当血降钙素原浓度下降至0.25ng/ml或峰值浓度80%以下时,应停用抗菌药物。对于正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当血降钙素原浓度下降至0.5ng/ml或峰值浓度80%以下,也应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3.腹腔感染:腹腔感染包括腹膜炎、胰腺炎等多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呕吐等。降钙素原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4.皮肤软组织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疖、蜂窝织炎等多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红肿、疼痛、局部渗液等,也可通过该项检测来评估病情。
5.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多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发热等。降钙素原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同时,还可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除以上常见的感染疾病外,还能检测其他的感染疾病,例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对症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此外,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判读血降钙素原水平,把假阴性和假阳性考虑在内,然后再根据结果来制定治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