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这件小事,对于老年人来说,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节气变化息息相关,深秋时节,人体阳气内收,气血运行减缓,洗澡时的温度变化、水汽蒸腾,都会对身体产生微妙的影响。那么,老年人洗澡后,哪些表现说明身体还不错呢?
洗澡后无“三感”,身体自安然
无“憋闷感”,心肺功能佳
洗澡时,由于浴室环境相对封闭,水汽蒸腾,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降低。如果老年人洗完澡后没有出现明显的憋闷感,说明他们的心肺功能还不错,能够有效地从空气中摄取氧气,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中医上讲,心肺为相傅之官,心肺功能强健,才能确保气血顺畅,身体自然安康。
无“乏力感”,气血运行畅
洗澡时,热水刺激皮肤,毛孔张开,气血运行加快。如果老年人洗完澡后没有感到特别乏力,反而觉得神清气爽,说明他们的气血运行顺畅,体内阳气充足。在中医看来,气血是生命的根本,气血充足,身体自然就有活力。
无“瘙痒感”,肌肤得润泽
深秋干燥,皮肤容易缺水。如果老年人洗澡后没有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说明他们的肌肤得到了良好的润泽,体内的津液代谢正常。中医上讲,肺主皮毛,皮毛得润,则肺气宣发正常,身体自然健康。
水温适中,避免过热
老年人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保持在40℃左右为宜。过高的水温会使皮肤表面的油脂大量流失,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同时,过热的水温还会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
时间控制,不宜过长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20分钟内即可。长时间洗澡会使身体消耗大量能量,容易导致气血两虚,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洗澡时,要确保浴室通风良好,可以打开排气扇或留一点门缝,让空气流通。这样可以避免浴室内的氧气含量过低,导致憋闷感。
养生之道,在于细节
人活多久,真的和洗澡有关吗?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和洗澡后的身体反应有关。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问题。通过关注洗澡后身体的细微变化,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预警信号”,从而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