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河北贩婴案:婴儿明码标价,在娘胎就被拍卖,医生成重要枢纽
在大凉山中,每一个村庄都被茂密的森林包围,在那里几乎没有任何的交通工具。这也导致了大凉山周围的地区都十分贫穷,每个人都绞尽脑汁的赚钱。多年前,有一个犯罪集团,利用穷人的贫困,将凉山的孩子卖到河北地区,每一笔生意,都能赚取上万元的利润。
在河北平乡县的昌平街上,有一家名为“昌平”的诊所,很受市民们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它的医生医术有多高明,令人奇怪的是这家诊所很小,也很破旧,但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看病的孕妇很多,而且这些人大多带着南方的口音。
根据邻居的观察,那些怀孕的妇女,好像是一批一批的被带到这里来,以这个诊所的条件,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而且每次带她们来的都是同样的两个女人,从她们的口音来看,应该也是从南方来的。
她们都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到了分娩的时候,她们也不去大医院,而是在这个小诊所中直接就生了下来。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件事很蹊跷,于是就报警了。
警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小诊所的不对劲,根据他们的调查,这个村子里的怀孕妇女并不多,怎么会突然冒出来这么多怀孕的妇女,这就有些奇怪了。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些怀孕的人,大部分都是从南方偏远地区来的。在掌握了证据之后,警方立刻将那两个女人给逮捕了,她们就是婴儿买卖案的始作俑者。
季晓芳和她的堂姐杨学花都出身于大凉山,她们自幼就生活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中。平日里在一家酒店里做着最辛苦的清洁工作,赚的钱也不过是维持生活而已。季晓芳和杨学花两个人,为了多赚点钱,也是四处寻找着生财之道。
季晓芳在外打工的时候,接触到了许多北方人,在闲聊的时候,她无意中听说在北方有许多家庭都没有孩子,很多人都愿意花钱买孩子,但是买不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季晓芳想到大凉山的每个家庭都有很多的孩子,河北的人却要花这么多钱才能得到孩子,这让她看到了“商机”。
季晓芳心中盘算着,不如自己花钱在大凉山买几个小孩,然后把他们送到河北。这样小孩就有了归属,小孩的亲生父母也能得到钱,两全其美,自己这个中间人还能大捞一笔,这种赚钱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季晓芳和她的堂姐一起,做起了贩卖孩子的生意。一开始,她们只是在大凉山从事这种生意,她们看谁家养不起孩子,就会游说他们将家里的小孩卖掉,然后再把小孩运到北京和河北去贩卖,这让二人大赚了一笔。
到了2012年,全国上下实行对人贩子的严打,所以季晓芳一直在苦思冥想,怎么才能不被警方抓到。最后季晓芳发现了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贩卖的时候,小孩越小,价钱就越贵,所以季晓芳就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那就是将一个怀孕的女人带到河北来生。
两人决定换一种方式,从大凉山将孕妇运到河北,因为本地的孩子太少,所以两人又把手伸到了川渝和云南。二人带到河北的怀孕妇女越多,费用也就越高,所以,她们才会去一家小型的诊所,商讨合作事宜。
在金钱的诱惑下,诊所人员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心甘情愿的成为了帮凶。由于男宝宝和女宝宝的价格不一样,他们还特地买了一部B超仪,放置在门诊内,方便检查产妇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
季晓芳的业务越做越大,像昌平这样的小型诊所,也在河北其他的县城开设了不少。经过一系列警察的侦查,季晓芳贩卖的小孩,几乎都是家长们同意的,更有一些家长,直接跑到人家家门口,要把小孩卖了。
短短三年时间,就在这个小小的昌平诊所里,她们卖掉的孩子有几十个。每卖掉一个孩子,他们就能获得几万元的利润。她们已经明确犯了拐卖妇女儿童罪。而我们国家法律规定,不管是买还是卖人口,都触犯了法律。
季晓芳一伙人在利欲熏心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地去做这件事,史淑萍、郭艳芳这两个本该是救死扶伤的人,结果反而成为了她们的帮凶。在政府严厉打击罪犯的号召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拐卖儿童的情况也在不断地减少,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孩子十分珍惜,不会用来换取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