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猎冰》原型刘招华:化学天才,曾制造数十吨冰毒,最终落入法网…… 2005年3

《猎冰》原型刘招华:化学天才,曾制造数十吨冰毒,最终落入法网…… 2005年3月5日凌晨,福建警方经过精心部署,一举抓获公安部A级通缉人员———大毒枭刘招华。 而这个轰动全国的犯罪分子,就是那部讲述毒品帝国崛起与覆灭的电视剧《猎冰》中黄宗伟的原型。 那么,刘招华是如何走向制作毒品的道路?而他的人生又是如何蜕变的呢? 刘招华,福建省福安市人,读书期间酷爱化学并具有天赋,因此多次在省、市化学竞赛中获奖。 1983年,18岁的刘招华报名参军,后来还被送到了武警福州指挥学校学习,转业后在福安某政法部门工作。 然而,刘招华喜欢折腾,不安于现状,30岁以后就开始下海了,起初他做一些塑料生意,日子也过得不错吃喝不愁。 谁知在此期间,他无意发现有关某药物可以提炼为安非他明后,就开始对这工艺感兴趣了。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个叫陈文印的人,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由于刘招华天赋异禀,化学又精通,而且此前还尝试过制造“冰毒”,所以陈文印想让他制造一批冰销往日本、台湾。 很快,刘招华利用自己的才智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造出了20多公斤的冰毒,由此踏上贩毒第一步。 那么难道刘招华不知道贩毒犯法?他当然知道,毕竟先前也做过和法律有关的工作。但利欲熏心,在金钱的诱惑下,他逐渐跌入了犯罪的深渊。 后来,刘招华在广西桂林成立森森生物工程公司,专门制作冰毒,对外称在生产一种名叫洋葱晶的保健品,并且由于肯钻研,使得冰毒质量越来越高,甚至纯度达到了95%以上,而他也赚的盆满钵满。 谁知好景不长,陈文印很快在交易时被警方发现抓获,然后将刘招华供了出来,随即他卷钱跑路逃离了福安,先后辗转在广东、海南、宁夏等地,并经朋友介绍又认识了在香港的四哥。 1999年7月28日,云南省公安机关获悉境外大毒枭谭晓林准备向我国贩毒的线索后,遂立案侦查,代号“7·28”贩毒案。 然而歪打正着,该案在侦查过程中,却出乎意料的牵出了刘招华制贩冰毒集团。 当时广东省公安机关在广州市某仓库查获谭晓林贩毒集团的109千克海洛因时,同时查获了刘招华存放于仓库内的11.08吨冰毒(加上后来在其他地方查获的,共12.36吨冰毒)。 于是,听到风声的刘招华赶紧逃之夭夭,而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公安机关也相继开展了长期艰辛的追捕工作,并且公安部禁毒局通过国际禁毒合作渠道向相关国家提出了协助追捕的请求。 刘招华在逃亡的路上一路奔波,在此期间他不断变换身份,洗白自己,再也没有敢接触毒品。 后来,刘招华逃到了广西,并且隐姓埋名在桂林高新区注册成立了桂林森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个有经商头脑的人,在桂林他与桂林市临桂县达成协议,取得该县凤凰林场1600公顷土地的租赁经营权,开始大规模种植红豆杉。并且还准备投资8000万元兴建洋葱素加工项目。 然而要知道,即便刘招华当前活的非常耀眼滋润,但他依旧有着潜逃犯的头衔,因此好日子没过多久,他还是很快就落网了。 那是2004年11月24日下午,刘招华在桂林江荣华的红云烟酒店里看电视,突然看到新闻上公安部在全国通缉,悬赏20万元。 或许因为自己总感觉这一天迟早会来,所以刘招华并不是很慌乱。待安排好了一切后,他又出逃了,最后来到临桂县五通镇山上的一个雷达站,因为通缉令已经颁布了十多个小时,可能各个路上都会有关卡检查,所以他不敢出桂林,只能躲在废弃的雷达站里。 在山洞里住了一个多月后,刘招华感觉警方会松懈一些,就又出逃去了广州,住到了先前提到的四哥家里。 最终又过了一段时间,刘招华感觉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就想回福安老家看看,因为他觉得这次回福安后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回家,也想回家扫一下父亲的墓。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招华最终没能逃过法律的制裁,于2005年3月初被抓获。 2009年9月15日,经最高法院核准,震惊全球的毒品犯罪大案的头号毒枭刘招华在广州伏法被执行注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