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选背后的故事(上)
地理单之蔷
2024-10-13 00:32:54
我看了大家在评论区热议《中国国家地理》山河四省专辑的封面选择,有朋友觉得长城的照片大气,有朋友觉得黄河的照片气势磅礴,有朋友认为太行山对于山河四省地位更重……多数朋友都表示没想到我们会选择老君山的这张照片作为封面。
当然这不是对某一省份的偏爱,或是什么别的原因。作为专辑杂志的封面选择有这样的几个要点,一个是画面不能太艺术化、太有个人色彩。作为一个专辑报道一个区域,整体氛围要乐观向上,不能太阴暗,或者阳光刺破乌云,黑云压城,几束丁达尔光。这不符合地域专辑的封面要求,这期就有长城的一张图片,大家还挺认可,但后来图片总监和我商量,还是觉得这张图太暗,无法调亮,而且有种乌云压城感;第二个是纯技术原因,就是做封面的照片对画质要求极高。一般都要几十兆,有些图片内容主题构图都很好,但是一放大做封面就不行,画质不够、没有锐度,只能放弃;第三是做封面的图片最好是大色块,像日本的浮世绘版画那种感觉。视觉的中心集中,最好只有一个。还需要有层次,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要能够分出来;第四是现在封选很重要的是要考虑在上面写字、写标题。现在景观的照片已经很难打动人,大家见到太多精彩的景观照片,封面照片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冲击力。作为弥补,我们将重点放到了封面的标题上。每期到最后全编辑部总动员重新做标题,细心的读者应发现,同一篇文章我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的标题与文章的标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有一道工序,就是在最后下厂前编辑部全体在微信群里重新做封面标题,时间往往是月底的晚上(这一次又讨论到了晚上十一点半)。这被称为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竞争力的秘密武器。尤其是主题词,就好像走进了一所黑屋子,一拉开灯,全屋一下子被照亮了,这照亮者就是打在封面上的主题词。尤其是专辑的时候。这期专辑封面上的主题词就是这句话:中原有了新名号。既然封面上的文章标题和主题词成了杂志封面上最有含金量的东西,那么我们一定会考虑怎样在封面上突出这些标题,让读者一下子就看到这些标题。让这些标题构成一种吸引力和冲击力。我们在选择封面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封面标题的清晰有力,让读者一下子就注意到它们。因此选择图片的时候就要为这些标题找纯色的地方。比如这期老君山的封面被选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围绕着它的白色的雾气,这些雾的纯色,为写标题提供了很好的底色;而黄河那张图没选上,是因为它细节太丰富,严重影响封面标题的呈现。(未完待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