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再婚后对继父总是小心提防,生怕再吃亏,我们兄妹也渐渐习惯了她的戒备。可没想到,直到她去世后的一天夜里,他忽然宣布了一件事,我和姐姐顿时慌了。 母亲再婚那年,我和姐姐都已经成年,她嫁的是一个比她小几岁的男人。继父不算多话,但老实又勤快,总在家里默默地干活,种菜、修门、打扫卫生,连我和姐姐的学习生活也会细心照顾。只是,母亲对他始终有些防备,生怕吃了婚姻的亏,再落得个不安稳的晚年。 记得母亲常对我和姐姐念叨:“家里的财产是你们的,外人再好也要防一防。”她从不把钱交给继父,大小事也都亲自打理,哪怕继父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母亲仍然时不时在我们面前叮嘱:“你们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母亲的谨慎我们也不是不理解,她经历了我父亲的薄情,这份防备成了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我们渐渐也习惯了母亲和继父的相处方式,有时候甚至觉得继父有点可怜,似乎他只是在母亲身边默默付出,从不多求。每次我们对他表示感激,他总是摆摆手,憨厚地笑笑,说一句:“都是一家人,没什么的。” 然而,母亲的身体逐渐衰弱了。她在病床上住了好几年,直到那年冬天,最终还是没能挺过去。母亲去世的消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我们更没有想到的是,继父比任何人都悲痛,整个葬礼上,他默默流泪,始终在一旁伺候,寸步不离。看到他那样,我心里竟有些复杂。母亲一生谨慎,没想到她离去后,继父竟成了她最忠实的守护人。 母亲去世后,继父对家里的操持一如既往,甚至更为细心。他每天坚持打理母亲喜欢的花园,偶尔会对着花园发呆,似乎在和母亲对话。虽然继父不多话,但我们对他感到一种深深的依赖。家里无论大事小事,继父都默默处理好,从不对家产和房子的问题提任何要求,仿佛这些都与他无关。 然而就在母亲去世一年后的一个晚上,继父忽然叫我们坐下,语气温和却透着决绝:“我想搬出去住了,打扰你们这么久,也是时候还你们一个自在的家。” 我和姐姐怔住了。继父搬出去住?这么多年,他早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母亲不在后我们唯一依赖的家人,怎么能说搬就搬? “爸,为什么要搬走?”我忍不住问,心里隐隐觉得不安。 继父叹了口气,脸上带着一丝惆怅:“你妈一直不太信任我。我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你们,现在她走了,我就算留下,也不合适。家产什么的,都应该是你们的,我不能再打扰了。” 我们一听,心里顿时酸楚,母亲的防备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他,他似乎觉得自己从未真正属于这个家庭。 姐姐忍不住流下泪来:“你照顾我们那么多年,甚至比亲人还要亲,我们从来没有觉得你是‘外人’。” 继父苦笑了一下,眼神落在母亲的遗像上,低声道:“我只是不想让她不安。她选择再婚,本就是对我的信任,只是她不放心,我也没法改变。现在我把她的心愿照顾到了头,也算是尽了责任。” 听着他的话,我才恍然大悟,母亲那些看似苛刻的防备,竟成了他默默守护的理由。他愿意承受她的戒备,也不愿给她一丝为难。他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我和姐姐心头一阵酸涩,不知该说些什么。我们从未认真地感谢过他,甚至对母亲的“防备”态度也未曾质疑过,觉得他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当然。可是此刻的继父,是一个默默为我们承担了所有却从不求回报的亲人。 我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深深鞠了一躬:“爸,对不起,以前是我们忽略了您的付出。现在没有了母亲,您就是我们最亲的人了,不管您愿不愿意,我们都不会让您搬出去。” 继父愣住了,随即眼圈也红了起来。他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艰难地笑了笑:“你们真的这么想?”我和姐姐都点头,眼中闪着泪花。我们紧紧握住他的手,真心实意地对他说:“这里是您的家,您是我们的亲人。” 继父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缓缓地拥抱了我们。他轻轻拍了拍我们的肩膀,声音哽咽:“好,好,我留下。” 从那天起,我们真正地接受了继父,把他当成了最亲的家人。家庭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依旧温暖,母亲离去的阴霾逐渐被我们一家人共同生活的温情冲散。继父也开始放松下来,偶尔会和我们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再那么拘谨。 现在想来,我们真该感谢他的无私和宽容。他的存在让这个家依然完整。也许,正是他的包容与奉献,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而我终于明白,亲情并不在于血缘,而在于那些默默陪伴的时光,那些不言而喻的深情。 (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母亲再婚后对继父总是小心提防,生怕再吃亏,我们兄妹也渐渐习惯了她的戒备。可没想到
闻语坦克
2024-10-10 15:07:02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