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奇点糕们这儿的名声可真不算好,虽说它们偶尔也会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奇点糕们这儿的名声可真不算好,虽说它们偶尔也会扮演正面人物,但在肝细胞癌(HCC)等免疫抑制性较强的瘤种中,CAFs当反派的可能性还是大得多,甚至一部分CAFs还能通过多种途径促癌,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了。

比如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医学研究院温伟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秦卫军、杨发团队合作,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就揭示了HCC微环境中存在一类特征为内皮唾液酸蛋白(Endosialin/CD248)表达阳性的CAFs,它们的促癌招数之一,就是将CD8+T细胞“拒之门外”,减少抗癌免疫主力军向肿瘤的浸润。

该研究显示,内皮唾液酸蛋白会抑制CAFs内STAT1的磷酸化和核转位,进而导致CAFs表达和分泌的趋化因子CXCL9/10减少,肿瘤部位浸润的CD8+T细胞也就少了,因此以内皮唾液酸蛋白为靶点进行干预(单抗类靶向药),能与PD-1/L1抑制剂在HCC治疗中协同增效。

西北工业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的研究者们在2020年时就发现,HCC中表达内皮唾液酸蛋白的CAFs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可以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向促癌的M2表型极化,但内皮唾液酸蛋白的生理作用本来就有好多层,谁知道它们还会不会祸害其它类型的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呢?研究还得继续做才行。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们首先比对了敲除与未敲除内皮唾液酸蛋白的HCC细胞在小鼠身上形成的肿瘤,发现敲除内皮唾液酸蛋白可有效延缓肿瘤生长,而未敲除内皮唾液酸蛋白的肿瘤内有更多CD8+T细胞浸润和激活,这是早先研究中没发现的现象。

导致这种现象的是不是CAFs呢?还是说罪犯另有其人?为明确这一点,研究者们又将HCC细胞与敲除/未敲除内皮唾液酸蛋白的CAFs共同植入小鼠体内,敲除内皮唾液酸蛋白也使CAFs原有的促癌作用消失了,而且同步会发生CD8+T细胞浸润的大增;共培养实验也证实,敲除CAFs的内皮唾液酸蛋白,能增强CD8+T细胞的迁移能力。

接下来就是机制探索了,既然影响的是CD8+T细胞的迁移能力,研究者们自然会想到从趋化因子的角度入手,且基因集富集分析也指示了相关通路基因的明确表达富集;实验显示,敲除内皮唾液酸蛋白显著减少了CAFs分泌的趋化因子CXCL9/10,而它们对T细胞的迁移确实不可或缺。

影响CXCL9/10分泌的上游机制则是IFNγ-STAT1调节轴,内皮唾液酸蛋白的存在会导致STAT1的磷酸化和核转位下调,无法响应肿瘤来袭时的IFNγ信号,让CAFs分泌CXCL9/10有效募集CD8+T细胞。

最后,研究者们证实,人HCC患者肿瘤组织内的内皮唾液酸蛋白表达水平,也与CD8+T细胞浸润数量负相关,而靶向内皮唾液酸蛋白的的单抗类药物能与PD-1抑制剂实现协同增效,有望成为增敏HCC免疫治疗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