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晚上6点以后运动最延寿。
2024年4月,一项刊登在《糖尿病护理》期刊上的国际研究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研究对象为2.5万名平均年龄62岁的老年人,这些参与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普遍在30以上,属于肥胖范畴,其中2995人患有2型糖尿病。
研究者将参与者分为三个时间段进行运动的组别:上午6点至12点、下午12点至18点、晚上18点至24点。
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时间段相比,选择在晚上6点之后进行运动的人,在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上都表现出了最低的比率。
研究表明,一天中任何时间段的中等到剧烈程度的运动都能降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但是清晨运动的效益并不如预期明显。
特别是对于那些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较浅的人,晚间进行3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不仅能够帮助改善睡眠,还能减轻饥饿感。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最好避免在睡前两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延寿、抗衰、降三高有“最佳运动”!看看你适合哪种
在健康管理中,“对症下药”是基本原则,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选择运动方式。
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每个人,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对于达到期望的健康效果至关重要:
1、延寿最佳运动——挥拍运动
研究显示,羽毛球、乒乓球等挥拍运动对于延长寿命效果显著。
JAMA子刊上的一项涵盖超过27万人的研究发现,相较于跑步和游泳,这类运动能够降低16%的全因死亡风险。
最佳的做法是每周进行7.5至15小时的挥拍运动,每次持续45-60分钟,每周4-5次。
2、抗衰最佳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高强度间歇训练已经被证实可以显著减缓衰老进程,并且延长平均寿命达3.59岁。
这种训练形式包括短时间的高强度活动交替进行,比如骑自行车,全速骑行4分钟后减速骑行3分钟,每天重复4组。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老年人,每周进行3次即可有效抗衰。
3、降三高最佳运动——抗阻运动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的研究,抗阻运动,比如举重、使用弹力带等,可以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幅度分别达到15%和17%。
对于老年人或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来说,每天进行5分钟的抗阻运动就可以带来显著的健康效益。
体能好就等于健康吗?
普遍印象中,运动员因其强健的体格和卓越的体能著称,看似远比普通人健康,但现实中,他们的寿命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长。
《运动医学》杂志中的一篇文章《运动员,健壮却不健康?》指出,高水平的体能并不直接等同于健康。
健康涉及到整个生理系统的良好状态,包括正常的身体机能和生理指标。
不幸的是,很多职业运动员因为两大因素,可能面临短寿的风险:
1、过度训练
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最佳表现,运动员往往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不断挑战人体极限。
这种高负荷训练不仅会导致身体疲劳、心率异常升高,还可能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
2、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为了维持持续的体能输出,运动员经常会食用大量精加工高碳水食品。
这种饮食习惯,不仅限于运动员,很多普通人也有类似的饮食结构,这是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隐形“短命刺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的碳水来源应该以谷物和杂豆为主,占主食总量的一半。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时间和方式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晚上6点后适量运动有助于助眠和延寿,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节奏,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