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一个人要想生存下去,除了要每天吃饭以外,还要每天喝水,生病以后,我们总是会听医生说要多喝水多喝水,可见喝水的重要。
可现实生活里,很多人喝水,往往都是等到明显口干的时候再去喝水,这样喝水的方式其实对健康并没有好处,等到明显口干的时候,身体往往已经很缺水了,即便你这个时候喝了很多水,可还是无法弥补缺水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很多人问我,医生,年龄大了,喝水还重要不重要呢?究竟应该怎样喝水呢?
要告诉大家的是,无论你年龄多大,喝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喝水有利于小便的排泄,喝水很少的人,尿量不仅会减少,尿液也会浓缩,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容易罹患泌尿系感染;喝水少的人,大便会变得非常干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便秘很容易找上;水能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很多老年人年龄大了都有形形色色的心脑血管疾病,血脂也难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这个时候,喝水是非常重要的。
只是,喝水虽然重要,但选择正确的喝水时机同样至关重要,作为医生,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医生强调:超过70岁的老人,宁可不喝水渴着,也别在4个时候喝水。
第一,老年人不要在睡前喝水
对于老年人,并不建议大家在睡前喝水,原因很简单,睡前喝水,特别是喝很多水,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夜尿增多,老年人会频繁起床上厕所,无疑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大家都知道,如果老年人睡不好,很容易出现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
第二,老年人不要在饭前、饭中、饭后喝太多水
很多老年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吃饭前总要先喝点水,以此来润润喉,然后吃饭的时候也要喝水,甚至用水泡饭,觉得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吞咽,饭后呢也要喝点水,觉得这样喝水送送,更有利于胃的排空。
答案,果真如此吗?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吃饭前后,老年人最好不要喝太多水,因为喝水会稀释胃液,喝水太多还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从长远来看,对健康其实没什么好处。
老年人用水泡饭,看似容易消化,其实时间长了,反而会让胃变得更懒。
第三,老年人不要在运动后马上喝水
很多老年人都有每天出去运动的习惯,运动一下,可能身上出了不少汗,所以老年人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想要补充点水分,作为医生,要提醒老年人的是,运动以后并不适合马上喝水。
由于剧烈运动后毛细血管扩张,如果运动后立即大量喝水,会促进血液循环,导致更多出汗,进一步流失水分和盐分。运动后呼吸速度相对较快,容易导致窒息和咳嗽,严重吸入也可导致吸入性肺炎。
第四,老年人不要在洗澡后马上洗澡
很多老年人洗了一个热水澡,出来以后会觉得口干,所以就想马上喝点水补充一下,作为医生,并不建议老年人马上补水,原因很简单,洗澡后,热水会让毛细血管扩张,身体里的水分也会挥发的更快,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缺水口干的现象。
即便这样,也不建议洗澡后马上喝水,因为在洗完澡后体内血液循环会加快,并且血流量增加和血管扩张,心脏跳动会比较快,快速摄入水会影响到心脏健康,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血容量,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