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现实,中国企业出海光有科技硬实力还是不够的,在这方面更得加强!
这些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针对可是一刻都不停止。前些年在芯片上制裁华为、中兴;福耀玻璃在美国干的太好,想个由头就针对福耀调查。
最新的消息显示,美国又开始明令禁止中国自动驾驶软件,给出的理由更是离谱——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
美国频繁以“莫须有”的罪名制裁中国企业,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市场上正在挤压欧美巨头的生存空间,而在科技上,又十分卖力的砸钱搞研究。
9月23日全国工商联在哈尔滨发布的《2024研发投入前1000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就很有说服力。
这份报告公布了年度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两个500强的榜单。投入研发榜单中,排名前十的有华为、腾讯、阿里、比亚迪、吉利、百度、三快在线、蚂蚁、魏桥创业、小米;发明专利榜单前三的是,华为、美的、腾讯。
其中,腾讯已蝉联互联网行业研发投入第一,并位列总研发榜第二,光在2023年一年,腾讯的研发投入就达到了640.78亿;截至到2024年6月,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8万件 这份榜单,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榜,其实也是被“白宫严选”过的企业,像华为、腾讯、阿里、比亚迪、小米等一系列的中国企业都在美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针对。
如果中国企业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两步必须同时要走,并且两步都得走的好。
一步就是要继续在科技研发上加大投入,让中国科技硬实力能跟上世界脚步;另外一步就是要提升海外诉讼能力,中国企业在司法上,要做“全球司法必胜客”。
在科技研发这步棋上,中国企业这些年一直走的很好。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这次入围企业中,互联网行业的28家企业取得了国内有效发明专利7.77万件排名第一;入围企业中有14家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共计33912项,占标准总量的56.19%,户均1211项。
而在海外诉讼,用法律武器维权,也有典型。
早在2020年8月,美国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将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国个人或实体与“微信”及其中国母公司进行任何交易。
当时5个华人圈的一些律师团结起来,将美国政府告上了法庭,发起了一场华人微信保卫战,通过一场诉讼拉锯战,这五个华人律师取得了最终胜利,让美国取消了对微信的禁令且不说,还让微信在美国火了一把,下载量急剧攀升。
所以,从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来看,科技实力是前提,但要想在海外走的远,还要拥有世界级“司法诉讼能力”,说的直白点,就是中国企业需要在法律上需要“全球司法必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