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耳石是在前庭部位形成的碳酸盐结晶,耳石脱落容易引起眩晕,恶心等症状。耳石是人体耳

耳石是在前庭部位形成的碳酸盐结晶,耳石脱落容易引起眩晕,恶心等症状。耳石是人体耳部前庭部位的碳酸钙结晶,俗称为耳石。如果出现耳石脱落,落入到半规管当中,会引起不适的症状。引起耳石脱落的原因较多,比如甲状腺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容易引起眩晕等症状。在排除了血管性疾病等可能诱发眩晕的其他疾病,可以明确耳石脱落,一般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是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耳石复位治疗耳石症,亦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病症,具有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为特征。这种疾病可以根据发病原因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而根据受累半规管的位置,又可以细分为后半规管型、外半规管型、前半规管型以及多半规管型。高发人群是40岁之上的男女,男女比例约为1:1.5~1:2.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加。通常症状为患者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会突然出现旋转性眩晕或头晕,可能伴有眼震、恶心及呕吐,发病时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情况下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旋转性眩晕可能在坐卧体位变化、卧位翻身或从睡眠中惊醒时发作,严重的患者可能因头部轻微动作而发作。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耳石复位。药物并不能使耳石复位,但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用于缓解眩晕症状、或复位后还有头晕症状存在时,可以考虑药物辅助治疗。当规范的耳石复位治疗无效且影响到了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医生会考虑手术干预。此疾病可以自愈,有部分患者即使不采取治疗措施也能自行缓解,但自愈时间长短无常,且可能出现复发。

病因耳石症病因较为复杂,部分病因不明,部分与神经及耳部疾病有关。发病原因部分患者病因不明确;可继发于头颅外伤,病毒性神经炎,椎-基底动脉循环障碍,部分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中耳炎等;体内钙离子代谢的变化可能也与耳石症的发生有关。诱发因素头部运动位置变化时可诱发旋转性眩晕。症状患者头部位置变化时,可突然出现旋转性眩晕或头晕,伴有眼震、恶心及呕吐,多反复发作。典型症状眩晕表现为强烈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较短,多不超过1分钟。常出现于坐卧体位变化或卧位翻身时,可因眩晕发作而从睡眠中惊醒。严重者可因头部轻微动作而发作,发作后有较长时间的不稳定感或漂浮感。每次发作时病程持续1分钟左右,可呈周期性加重或自动缓解,间歇期长短不一。伴随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就医当患者头部位置变动而出现强烈眩晕时,建议及时就医。根据询问眩晕发生时状况,进行位置试验时观察到特征性眼震,并排除其他疾病后,医生会考虑诊断耳石症。就诊科室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眩晕中心。相关检查位置试验Dix-Hallpike试验这是确定前半规管或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常用检查手法。检查时,患者坐在检查床上,头向右侧转45°。医生会扶住患者头部,使之保持45°方位不变,令患者迅速躺下,头悬至床下并与床平面成20°~30°角。观察30秒或眼震停止后,患者恢复坐姿,头向左转动45°,再重复一次检查。医生会根据眼震特点判断是否为耳石症以及发生部位。滚转试验这是确定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常用检查。检查时,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头部垫高30°,医生会扶住患者的头部,迅速向左或向右转头45°。观察1分钟或眼震停止后,再转向对侧并观察眼震情况。听力学检查一般听力无异常,若耳石症继发于耳源性疾病时,可有患侧耳的听力异常。影像学检查CT或MRI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可以用于不典型或难治性眩晕的辅助诊断。平衡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对患者姿势的描记、步态分析等。鉴别诊断疾病特征梅尼埃病眩晕可持续数小时,伴有冷汗、脉缓、血压下降等较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和平衡障碍;波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为其特点之一;耳鸣及耳胀感。前庭神经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一侧前庭功能障碍,出现身体平衡障碍,眩晕持续数天后可逐渐缓解,伴有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无听力障碍。突发性聋仅部分患者有眩晕症状,反复发作少见;高频听力下降明显。治疗该病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可自愈。治疗方法主要为耳石复位。一般治疗发病时应该注意保护患者不要摔倒造成伤害,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中以较为舒适的体位休息,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和病情监测。耳石复位医生会根据不同眩晕类型选用不同的复位手法,可徒手进行也可以应用仪器,主要目的都是让患者的头部有目的的旋转,让耳石复位。耳石复位操作虽简单,但常常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此操作应该由专业医师判断后操作。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并不能使耳石复位,当发生下列情况时考虑药物辅助治疗:当合并其他疾病时,应该接受原发疾病的药物治疗;为了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可考虑异丙嗪,有一定疗效;复位后如果还有头晕、平衡障碍的不适,可接受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手术治疗非常罕用,用于经规范耳石复位治疗无效且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者。手术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半规管阻塞术:用于诊断清楚、病变半规管明确,经过1年以上规范的耳石复位仍然无好转,且活动严重受限的难治性患者。后壶腹神经切断术:该术式目前临床已较少应用。其他治疗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训练法,可改善患者前庭功能,减轻患者前庭相关后遗症。平衡功能训练亦可改善患者耳石复位后的身体稳定性。预后耳石症具有自愈倾向,部分患者不采用治疗措施也可自行缓解,但其自愈时间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年。该病可复发,部分复发的患者仍会自愈。并发症发生眩晕时无先兆摔倒可能出现摔伤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