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天中精神的加油站,短短的午休时间,可以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恢复。但你知道吗?午睡并非百利而无一害,不正确的午睡方式甚至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01
午睡跟心衰有关?这样睡相当于老了24岁!
很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认为它可以缓解身体和眼睛的疲劳,改善记忆力,并且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然而,午睡时间也应该适度。
根据权威期刊JAHA发布的一项研究,长期跟踪了1140名平均年龄为80.7岁的老年人,通过14年的长期随访,研究者们探讨了午睡习惯与心衰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与那些午睡时间较短的人相比,午睡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的人心衰风险可能增加68%-111%。
对于那些午睡时间超过60分钟的人,其风险相比于午睡30-60分钟的人还要高26%,这表明,午睡时间越长,心衰发生的风险越高。
此外,美国《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过长的午睡时间并非益处多多。
实际上,每天午睡超过1小时的人,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要高出40%。
为了健康考虑,建议午睡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并且尽量在下午3点前完成,以获得最大的健康益处。
02
长期午睡的人相比不午睡的,有何不同?
1、血压管理
美国心脏病学会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经常午睡的人在血压管理上有更明显的改善。
午睡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帮助血压下降,对于高血压患者尤为有益。
2、缓解焦虑的情绪
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工作都会让人感到疲惫和情绪低落。
午睡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和生理恢复方式,帮助减轻压力和焦虑。
研究表明,午休有利于提升大脑与情感相关区域的连接,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3、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根据《心脏》杂志在线平台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偶尔午睡的人与从不午睡的人相比,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48%。
此外,希腊雅典医科大学的研究也发现,每周午睡3次以上并且持续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的人,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低了37%。
这些数据表明,适度的午睡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但关键在于控制好时间和频率。
4、脑容量更大
美国临床神经病学领域的《Sleep Health》期刊发布的研究指出,有午睡习惯的人脑容量更大。
相比之下,不午睡的人的大脑年均缩小速率更快,这意味着午睡可能有助于减缓大脑老化过程。
通过保持适当的午睡习惯,大脑的健康和功能性可能得到改善。
03
过了55岁,午睡牢记“4不要”
为了让午睡带来的益处最大化,特别是中老年人在午睡时,一定要牢记“4不要”:
1、有的人不太适合午睡
对于血黏度较高、肥胖或低血压的人群,午睡可能会加剧脑供血不足的状况,增加心脑事件的风险,这部分人群需要谨慎对待是否需要午休。
2、醒后不要立即站起来
睡醒后不要立即站起来,应该在床上静坐3-5分钟,让身体慢慢适应压力的变化,避免因为血压波动造成的头晕或其他不适。
3、不要吃饱就睡
不要吃饱后立即午睡,应该给身体一定的时间消化,以免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避免食物反流等问题。
4、不要趴着睡
尽量不要趴着睡,这种睡姿可能会对颈椎和背部造成负担,同时影响呼吸。
建议使用侧卧或仰卧的姿势,必要时可以垫高枕头。
正确的午睡方式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遵循科学的午睡原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预防各种健康问题。
让我们牢记午睡“4不要”,让午睡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