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片叫好声,说山东事业单位改革收回了10万个编制,这些人要从事业编变成企业编了。但这种一边倒的态度,让我感觉有点像是“仇富”心理在作祟。问题是,事业单位全变成企业真的好吗?别高兴得太早了。
像医院和学校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做公益的。要是变成了营利性企业,老百姓的负担肯定会加重,上学和看病的成本也会飙升。现在看看私立学校和医院就知道了,公立学校一年学费才4000多,而私立学校的学费一年就要16000左右。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事业单位都变成企业,这背后的代价是什么呢?
疫情期间,事业单位的人可真是出了大力。他们去帮忙看病、支援前线、做检测,还在村口和小区门口守着。如果他们都成了企业的员工,还会有多少人愿意站出来呢?毕竟企业是要追求经济效益的,大家都出去了,谁来干活呢?
另外,每次改革总是拿事业单位开刀,从来没见过公务员那边有啥变动,这难道不是一种不公平吗?有人能解释一下这是为啥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