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个空调把耳朵装聋了?”湖南长沙,一男子在某平台购买了一台空调,工人上门安装时,打孔的声音把男子震聋了,男子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治疗花了5000元。事后,男子找平台要求赔偿,平台却让男子找厂家,厂家让男子找安装工人,男子:“你们这是踢皮球玩呢?”
··:帮女郎一帮到底·
·的长沙,阳光如火焰般炽热,热浪在空气中翻滚,唐大哥看着自己的老父亲汗流浃背的样子,他的心中涌上了一股愧疚。
为了能让父亲在炎炎夏日中得到一丝清凉,他在某平台上以199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空调。
十几天后,安装师傅上门,唐大哥开心不已,守在门口看着师傅忙进忙出。
谁知,师傅打孔时产生的巨响,犹如炸雷一般,瞬间让唐大哥感到一阵晕眩,他的耳朵也瞬间出现了耳鸣。
他以为这只是短暂的不适,过一阵子就会自然好转。
安装师傅利索的把空调给安装好了,吹着冷风,唐大哥心满意足。
可到了第二天,唐大哥感觉自己的耳朵越来越严重了,于是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医院的诊断,对他来说,就是晴天霹雳。
诊断结果显示,唐大哥患上了突发性耳聋,需要住院治疗。
接下来唐大哥在医院足足呆了5天,前前后后花了5000多。
唐大哥郁闷了:自己装个空调还把耳朵给装聋了。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80岁的老父亲,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要照顾,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只能请假,司机的工作也干不了了。
事发后,唐大哥找到平台,希望对方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自己的住院费用,后续的治疗费用和误工费。
没成想,平台却踢起了皮球,说此事与他们无关,让唐大哥联系空调厂家,结果厂家又让唐大哥联系安装公司,安装公司又让唐大哥找安装工人,就是没有一方肯出来承担责任。
万般无奈之下,唐大哥找到媒体,希望通过媒体,把事情给解决了。
唐大哥再次联系了平台,他认为自己在哪里买的东西,就该找谁负责,可站点负责人的一番话,却让唐大哥傻眼了。
站点负责人表示唐大哥出具的诊断报告,他们不认可,因为诊断上突聋后面打了问号。
他说:“那你这个耳朵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东西并不是我不认同,而是你无论跟谁说,包括我们公司,保险公司都不认可你的这个事情,你怎么去索赔?”
唐大哥指出,安装师傅都认可这是他的失误造成的,他打孔时并未提醒我。
双方协商无果,唐大哥无奈的表示,实在沟通不了的话,只能走法律程序了。
这个事件涉及到了消费者权益和侵权责任的法律问题,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唐大哥应该找谁赔偿,怎么赔?
1、消费者权益保护。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唐大哥作为消费者,购买了某品牌的空调,但他受到了安装过程中噪音的伤害,导致了突发性耳聋。因此,唐大哥可以要求平台、厂家以及安装公司赔偿他的损失。
2、安装师傅失误操作,存在侵权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唐大哥是在师傅安装过程中,被噪音震聋的,安装师傅也承认,是自己失误,没有提醒唐大哥避让,产生了后续的问题,因此这起事件的侵权人是安装师傅。
3、那么谁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呢?
如果安装公司和师傅之间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那么师傅个人可能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如果师傅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唐大哥受伤,师傅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赔偿唐大哥的损失。
如果安装师傅和安装公司存在劳务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唐大哥要想成功索赔的前提是,得证明自己耳朵受损和师傅打孔产生巨响存在因果关系,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你对这个事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一起交流观点吧。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