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竟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原创2023-10-29 17:56·江南说法 建国以后,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严重影响了航空工业的发展。1972年中英两国建交后,1973年,中国决定引进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斯贝”发动机的制造许可权,以及相关发动机、成附件、原材料、机床设备等。
从1973年2月开始,中英双方人员在北京,对引进“斯贝”发动机及其技术展开了五轮艰苦谈判。当价格谈到紧张时,双方抛出意见后往往形成僵局,谁也不愿先让步。
有时二三个小时默默对视,眼睛中千变万化有许多“话”在交流,但谁也不先开口,空气紧张凝固。沉闷许久,中方做为主人,会不失礼貌提出:“喝茶,喝茶,抽烟,抽烟。”
从未见抽烟的英国经理斯蒂尔,也顺手拿起一支点上,缓解一下过度紧张的神经。一次耗到一定程度,中方提了一个洋为中用的建议“一根香肠两头吃”——双方做些让步。紧张气氛随之化解,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商务谈判很难一帆风顺,“山重水复”的境况也决非一次两次。“斯贝”谈判历经两年,有一次谈判破裂,英方决定撤回谈判人员,中方代表在北京饭店为英方设宴饯行,英方出于礼貌参加了活动。
大家心情都很坏,席间气氛冷而低沉。中方代表、技术进出口公司杨友德副总经理起身发言说:“中国有句古话叫‘买卖不成人意在’,以前都是谈合作,谈原则,大家都一致,气氛很好。这次动真格的,谈实质性问题,双方有各自的立场,难免短兵相接,有些不愉快。”
“但我认为从原则到实质,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的谈判向前迈了一步,光谈友好和原则永远也签不成合同。通过这次谈判双方的立场都明确了,就像我们中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杨友德继续说道。一席话使英方又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席间的气氛又活跃起来。
经过艰苦谈判,中英双方终于签订了购销合同。合同内容包含,中方从英国购买150台“斯贝”发动机整机,其中50台用来拆装试验,另外100台直接装到飞机上。
与此同时,英方还向中方出售相关的技术资料,对中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上述合同总价值为7679万英镑!
合同签订之后,中方谈判人员兼翻译王大伟竟将整个合同都背了下来。结果果然派上了用场,以后每当中英双方对一些问题有了分歧,王大伟随口就能说出合同第几页、第几章、第几节、第几段是如何规定的。
起初英国人有疑问,拿出合同来翻,以后他们就说:“我相信王先生的记忆。”用合同条款来争取利益是最有利的武器。
中英双方联合工作组会在英国召开,当时中方订购的50台整机要开始交货,中方对发动机质量有疑问。由于中方的试车台尚未建成,而且新机油封好后不可能逐台试车检验。
中方担心发动机过了索赔期之后有毛病则代价很大,为了不使英方粗制滥造,中方提出要求对试车合格的发动机抽检几台,在英国进行再分解、再装配、再试车。
中方认可后才能交付。英方怕出毛病,坚持不同意,还专门组织了各车间质量经理同中方人员辩论,试图用“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产品合格”这一理由来拒绝中方的要求。
这时,中方想起了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宣传其质量保证时曾介绍:“任何新研制的发动机或停产后恢复生产的发动机,生产的头一批5台,必须在工厂试车后全部分解,重新装配,再做验收试车;倘第一批通过,第二批5台中抽检1台;若这台也通过,则后10台中抽检1台;直至每50台中抽检1台。”
中方人员于是以此做为抗辩的论据,质量经理们最后反而一致认为中方人员说的有道理。但是商务人员仍不死心,他们狡辩说民用“斯贝”发动机的生产一直未停,其核心机部分与你们买的军用“斯贝”发动机相同,所以没必要复验。
中方工厂的马总工程师当即指出:合同谈判时你们说军用“斯贝”早已停产,所以向我们额外收取了重开生产线的费用,如何解释?驳得英方哑口无言,只得同意抽两台发动机复验。
结果由英方自己选择的两台发动机在再分解中都发现了生产质量问题,弄得英方十分紧张和被动,花了数倍的努力,以各种试验证明其质量可靠。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斯贝”合同的最后一个谈判项目是海平面试车台和高空试车台验收试车,合同规定中方将在中国制造的两台“斯贝”整机和五个关键部件送英国做考核试验。这次,中方人员迫使英方接受了80万英镑的考核试验合同。
1980年1月中国派出了20余人的试验小组,在英历时五个月,由于试验中出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使英方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80万英镑,而中方又学到和掌握了许多发动机和部件的台架试车先进技术,对我国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和高空台建设起了很大的提高作用。
应该说这个考核试验合同无论从经济、技术和态势上都是对我国十分有利的合同。从1973年开始参加合同谈判,1975年12月13日双方签署引进合同,1980年6月完成中国制造的“斯贝”发动机在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高空试车台考核。
前后历时八年,“斯贝”发动机的引进,对于提高中国航空工业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让我们向先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