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李先生交停车费时,一不小心,把交费金额输成了密码,停了不到两个小时的车

香橙国际说 2024-05-10 17:14:04

河南郑州,李先生交停车费时,一不小心,把交费金额输成了密码,停了不到两个小时的车,交了41952元的停车费。李先生发现以后,赶紧找停车场负责人,希望对方能原路退回这笔钱。没想到对方态度十分恶劣,不但不退钱,还说李先生是诈骗。

李先生说,那天他本来应该交7元停车费。但是他平时在停车场交费的时候,都是一扫码,金额就自动出来了。但是这家停车场的码扫了以后,金额需要手动输入,他以为是需要输入密码呢,结果输到第五位的时候,钱就被扣走了。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而且这个钱还不能抵停车费,他随后又扫了7元停车费。

事后,因为停车场负责人拒绝退钱,他找来记者。记者跟他找到停车场工作人员,对方说会联系负责人。

记者打通负责人电话,对方说像这种情况,他们都会报警诈骗,等警察确定没问题了才能退钱。记者询问诈骗什么呢?对方说可能是信用卡套现啥的,具体他们不知道,随即挂断了电话。

李先生则否认套现之事。目前,当地派出所表示,会通知负责人进行调解处理。

1、输金额输成了密码,这心也够大的了!这种错误一般人还真不容易犯,难怪老板会怀疑李先生是不是信用卡套现之类的诈骗。不过,人家要求的只是原路退回,又没要求给现金,显然不是信用卡套现了。

2、对于李先生的行为,有法律人士说是重大误解,这可能是理解错误了。

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由于对合同的内容、对象等产生重大认识错误,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所作出的行为,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行为人要想撤回,必须通过起诉或者仲裁才可以。

这个事件里,李先生误在金额里输入了密码,从而错误支付了款项。这样的行为当然是基于错误认识实施的,似乎也属于一种重大误解。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是,民法典里面重大误解,行为人误解的是合同内容等因素,对自身要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本身并没有认识错误。如果是错误表达,则不产生意思表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自然也不属于法律上的重大误解。

比如说,张三给李四转账,结果一不小心,转给了王五。这个时候,张三本来就没有向王五转账的意思,自然不产生与王五订立合同的意思,不属于重大误解。不需要通过诉讼或者仲裁去专门撤销这个行为。

所以,这个事件里,李先生错误付款的行为不属于重大误解,也不需要去起诉撤销,只是客观上的一次错误行为。

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属于不当得利。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因为李先生的错误支付,让停车场获取了没有法律根据的利益,李先生作为受损失方,有权要求停车场返还这笔钱及相应的利息。

有人说,停车场不返还的话,可能涉嫌侵占罪。这也是一种错误理解。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侵占罪的侵占对象限于保管物、遗失物、埋藏物。而这里即便停产场拒不返还,由于这笔钱不属于上面这三种,负责人自然也不可能构成侵占罪。

如果停车场拒不返还的话,李先生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停车场返还了。

3、最后,虽然停车场负责人不会构成犯罪,但不管从做人的基本道德来说,还是从法律规定来说,明知这是他人错付的钱,还非要占着不还,都是不可取的。

你对李先生的行为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一起交流看法吧!

0 阅读:2704

评论列表

二胎三胎劝退者

二胎三胎劝退者

30
2024-05-11 14:28

我想说很多人应该都有输错过,不过大部分人跟我一样余额不足,所以还是穷人好,不容易被坑

潍有好舌头

潍有好舌头

12
2024-05-14 12:52

咦,很少能看着五位数的密码[裂开][裂开][裂开]

车前 回复 05-15 09:32
第一位是0

向南的窗

向南的窗

9
2024-05-11 21:46

停车场做法是正确的 一定不要私下退 让他找支付平台划走 或者找公安走司法程序划走 千万不能私下退还 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nnnyzx

nnnyzx

1
2024-05-15 17:44

有一定道理,随便退还万一涉及到信用卡套现,很麻烦

香橙国际说

香橙国际说

以案普法,分享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