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正在开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看是父亲打来的,说邻居建房占了自家的宅基地
县委书记正在开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看是父亲打来的,说邻居建房占了自家的宅基地,态度还很不好,父亲让县委书记赶快回家处理一下。
县委书记李明辉正聚精会神地主持着会议,讨论着关乎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显示的是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号码——家里的老父亲。在这样的场合下接电话显然不合时宜,但直觉告诉他,如果不是急事,父亲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来。
他向参会人员致歉,迅速走出会议室,按下接听键:“爸,怎么了?我在开会呢。”
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有些焦急:“小辉啊,你得赶紧回来一趟!隔壁老王家盖新房,占了咱家的宅基地,还说咱们的地界记错了。他们那态度,简直是……唉,你快回来看看怎么办吧!”
李明辉心里一紧,他知道农村宅基地纠纷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大问题。但作为县委书记,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私事公办更需谨慎。他沉吟片刻,对父亲说:“爸,您先别急,我这边会议很重要。这样,我联系村里书记,让他先过去了解情况,协调解决。您放心,咱们得依法依规来,不能因为我是县委书记就搞特殊。”
挂断电话后,李明辉立刻拨通了村里张书记的电话,简要说明情况,并强调要公平公正处理,不能因私人关系影响判断。张书记一听是县委书记家的事,虽感意外,但也深知责任重大,立即赶往现场。
与此同时,会议室内的讨论继续进行,李明辉虽然回到了座位,心思却难免被家中之事牵扯。他暗自思量,身为公仆,如何在处理好公务与私事间找到平衡,既维护法律尊严,又兼顾家庭情感,这是一道难题。
几小时后,会议结束,张书记来电汇报:经过现场测量核对,确实发现老王家新建房屋有部分超出界限,侵占了李家宅基地。张书记已经按照规定程序,耐心向老王一家解释了法律法规,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要求老王家整改并道歉。老王起初态度强硬,但在得知对方竟是县委书记的父亲后,态度有了明显转变,表示愿意配合改正。
李明辉听后松了口气,同时也感到一丝苦笑。他深知,解决问题不应当依赖个人身份的影响力,而应依靠制度和法律的力量。这次事件,让他更加坚定了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决心。
次日,李明辉抽空回了趟家,与父亲一起前往老王家,亲眼见证了两家握手言和的场面。老王当面道歉,并承诺马上整改。李父见状,心中宽慰许多,也对儿子的做法表示了理解和赞同。
回到工作岗位上,李明辉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分享了这段经历,强调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尊重法律,遵守规则,用自己的行动树立榜样,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尊敬。这次意外的宅基地风波,不仅解决了家庭的小矛盾,更成为了推动当地法治进步的一个生动案例。
故事在县里传开,成为了一段佳话,人们纷纷赞叹李明辉处理问题的公正与智慧,也更加相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县委书记还是普通百姓,都应当遵守同样的规则,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