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些才是暗自升糖的东西?01.当心这些“糖分伪装者”,控制血糖从忌口开

冰枫评健康 2024-04-22 14:18:42

到底哪些才是暗自升糖的东西?

01.

当心这些“糖分伪装者”,控制血糖从忌口开始!

溜溜滑的大米粥

熬得又稠又烂的大米粥,入口虽暖胃,却成了血糖的温柔陷阱。

大米在长时间熬煮后,淀粉几乎全部糊化,进入肠胃就像直接吸收糖一样,快速推高血糖。

所以,对血糖敏感的朋友,大米粥虽好,可别贪“稠”哦!

黏黏香的糯米饭

糯米可是升糖界的实力派选手,它含有丰富的支链淀粉,消化速度快,升糖指数高。

逢年过节的粽子、八宝饭虽美味,但对于控糖一族来说,浅尝辄止才明智。

酥脆诱人的油条

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早餐桌上常见,但它可不是血糖的好伙伴。

油条不仅脂肪含量高,炸制过程还会让淀粉糊化程度加深,再加上空腹食用,那血糖数值很容易就“噌噌”往上窜。

香甜可口的奶油面包

市面上不少奶油面包外表松软,内馅醇厚,殊不知其间的奶油和糖分都是血糖的加速器。

不仅如此,精制面粉制成的面包本身就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加上奶油和糖的助力,血糖想不高都难呐!

图片

02.

经常喝小米粥,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

小米本身属于粮食的一种,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它含有能转化为葡萄糖的成分。

所以,单纯从这个角度看,喝小米粥确实会为身体提供能量,有可能提升血糖水平。

不过,相较于精白米面,小米富含膳食纤维,特别是其中的不可溶性纤维。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速度,从而帮助稳定血糖上升的速度。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偏高的人来说,适量喝小米粥相对更友好。

喝小米粥的讲究,关键在于怎么喝。若是要降低小米粥对血糖的影响,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熬得不那么烂:熬煮时间短一些,小米粥质地稍微硬实些,这样淀粉糊化程度低,升糖速度相对慢。

搭配蔬菜、杂粮:加些燕麦、红豆、绿豆或者蔬菜等一同熬煮,既能丰富口感,又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利于血糖控制。

注意食量与时机:控制每餐小米粥的摄入量,并避免空腹时大量饮用,最好配合蔬菜、肉类等其他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一起吃。

图片

03.

四种睡眠异常现象,证明血糖升高了

频繁夜尿:夜间频尿且尿液带有甜味,可能是血糖过高导致肾脏过滤负荷增大,需要格外留意。

极度口渴难耐:入睡后仍然感到口干舌燥,甚至需要起床喝水,可能是血糖浓度过高刺激体液失衡的表现。

图片

夜间出汗过多:睡眠过程中无缘无故大汗淋漓,醒后汗湿衣物,可能是血糖调节失常引起的自主神经紊乱症状。

疲倦失眠:高血糖状态下,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长期如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历了一番探索与实践,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升糖大户”的摄入,并且改良坚持规律监测血糖并适当增加运动量。几个月后,再次复查时,血糖明显回落至正常范围,整个人精神焕发了。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识别那些隐藏的“糖衣炮弹”,妥善管理日常饮食,才能更好地守护血糖稳定,享受健康人生。

毕竟,防微杜渐总好过亡羊补牢,特别是在关乎健康的生活细节上。

0 阅读:532
冰枫评健康

冰枫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