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底层“老”员工还有啥路可走? 不要将“年龄老”认为自己就要淘汰,真正干活儿的人,真正的部门核心骨干,年龄多大,公司也不会淘汰你。简单地说,就是你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匹配得上公司给你的薪酬的,那么,你就稳如泰山。如果你已经变成一个年龄大的“老混子”,一边躺平,一边推活儿,还一边成天抱怨,那不优化你还能优化谁呢? 为啥我说得这么尖锐?因为我目前的公司正在进行这项步骤,说起来挺好玩的,公司有过辉煌的经历,但是由于在狂飞猛进的时候碰到国家政策的变化,一下就萎靡不振了,公司的中层以及员工,很多人都是有公司10-20年工作经验的。 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公司的中层干部太稳定了,没有上升空间,10多名中层干部,大多都是任职中层10年以上的,目前都是40+,个别都是50+;由于中层干部职数有限,所以底层员工就没有上升空间了。然后近期,由于公司的管理权限出现变化,新管理单位要求进行人员精简以及薪酬控制,所以,从今年开始,陆陆续续出现部分人员离职,同时,公司也在强化绩效考核,目的是为了逼走躺平不干活儿的。 据我本人观察,公司不干活儿的人多么?其实也不多。大概有个10-15%左右的人吧。然后都是“老员工”么?还真不是。差不多年纪大的员工和年轻员工一半一半的样子。 公司这回的薪酬改革,或者说调整,其实也挺有意思的。说简单点就是原来更多的还是资历分配占主导,现在调整成了工作价值分配。整体薪酬向骨干员工倾斜,中层干部普遍降薪(已经当了10多年的中层干部,随着资历增长,已经增长到逼近副职领导的80%左右了),基础事务的员工也在降薪,因为基础事务工作价值低。 骨干员工普遍处于35-40岁之间。基础事务员工,大多为30岁及以下年轻员工或者一部分40+老员工,老员工确实是由于能力不行,或者说工作精力没有专注于工作上。 但整体来说,大家还是平和地接受了,并没有伤春悲秋,也没有恃“老”而骄,因为很现实地说,目前的薪酬就是和工作价值匹配,大家都有目共睹。 最后总结下,并不是普通员工只能成为中层干部才是路,也不是人老就一定要被优化,只要认真工作,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能够匹配上公司给你的薪酬,那就稳稳地端着饭碗。但如果想躺在资历和功劳薄上工作,什么活儿都推给年轻员工干,遇到被优化的那天,还在说是由于自己“老”了才被优化,那就真不值得任何同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