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红利哈,买英伟的人怎么可能买红利呢?这是截然不同的投资风格,所以我最近一年A股收益率确实比较“感人”[哈哈][允悲],这没啥不敢承认的,好在A股占比已经比以前低很多了。
其实无论你是价值风格还是成长风格,无论你是买科技股还是周期股,无论你是哪一种风格或者相信哪一套叙事“框架”,只要你坚持研究、吃透了都够,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但最怕的就是“精神分裂”,不断地风格漂移,在每次市场主流占优叙事达到顶峰地时候被动洗脑,选择相信加入,而在其他风格沉寂的时候不闻不问,甚至拉踩
比如在14、15年的时候,大部分人选择相信“移动互联”的成长叙事,买入乐视,而那时的茅台,10倍PE,大家都说“以后谁还去喝白酒?”,都说白酒塑化剂有毒。
比如在20年,消费医药大牛市的时候,大家选择相信“估值不重要,永续经营最重要”的框架,用DCF模型无限估值,把酱油这些炒到100多PE
比如在22年,新能源顶峰的时候,大家选择相信碳中和的未来,觉得新能源的需求永无止境,觉得旧能源应该归零
23年初又有AI的故事,现在又来了红利故事,这种例子太多了!
说这么多,其实就想表达一点,坚持自己的风格很重要,风水轮流转,不要总是变来变去,在每次所谓主流热点叙事的顶峰,舍弃原本的框架,然后过不了多久,左右挨打。
赣富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