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一户人家早些年以帮人碾米为生,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慢慢地去他们家碾米的村民
村里有一户人家早些年以帮人碾米为生,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慢慢地去他们家碾米的村民变少了。因为去他家碾米的村民慢慢发现:用稻谷碾出来的米和糠缺斤少两。
自从这个发现被传开后,去他家碾米的村民就少了。但是有不信的、贪方便的、没有吃过亏的、感觉是熟人不会坑的,这些人还是会偶尔去他家碾米。而我爸妈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觉得:自己和他家关系那么熟络,去他家碾米不至于要坑咱们。然而,人心经不起考验。
“这次碾出的米少了,都没有把米缸装满?以前每次差不多装满一缸啊。”老妈疑惑地看着面前的米缸,对刚碾完稻谷回来的老爸说道。
老爸却浑然不在意,边擦着汗水边随口答道:“兴许这次碾的稻谷品种不一样了,出米率不高吧。”不能怪老爸这样粗心大意,因为有过不少先例的,不同品种的稻谷出米率确实不一样。他以为这次也是这个原因。
但是这个理由并不能说服老妈,因为老妈感觉这次的出米率也太低,远远不是稻谷品种不同的问题。于是不放心的老妈把米倒出来,装进袋子里和碾出来的糠一起过称,结果让他们很愤怒:总重量整整少了5斤!
老爸老妈被这个结果打击到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如此熟络的同村人会坑他们。每次去他家碾米都会被偷偷扣下几斤,而自己一无所知。怪不得有时候稻谷的出米率相差这么大,原来被暗中偷偷截留了一到五斤不等。
老爸老妈并没有打算声张,他们决定以后都不去他家碾米了。毕竟都是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撕破脸皮对大家都不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几十年的相处关系抵不过区区的几斤米,难道在利益面前人情真的如此脆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