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个部门优秀员工频繁离职? 根据我多年工作经验,以及和这些同事作离职面谈的感受,结合自身的体会,以及对目前的认知,我做一个整体、自上而下的分析如下: 一、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结构的情况 整体上来说,一个成熟的公司,员工和部门经理(中层)的比例,大概是在5:1左右,而部门经理(中层)和公司领导(高管)的比例,大概也是在4:1-5:1之间,也就是说,公司的整体人员结构,是金字塔型,越往上位置越少(其实整个社会也是如此),下面的人想要升上去,只有期待上面的人走(升职、调动、离职、退休等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位置不够的情况。 这就是第一个原因:升不上去(发展空间不够)。 二、公司整体的薪酬结构情况 整体上来说,公司要健康发展,薪酬的分配肯定是倾向于公司的骨干员工的,而公司的骨干员工,是公司领导和部门经理,所以要优先保障的,是领导层和中层干部。所以,就我的经验来看,员工和中层的收入比例,大概是处于1:2-1:3之间,然后,中层和公司领导的收入比例,大概也是处于1:2-1:3之间,我说的是绝大多数的公司,某些特殊的,这个差距还会更大。当然,员工优秀,肯定每年也会涨薪,但是,由于薪酬控制的原因,一般都会存在一个员工收入的上限,而这个收入,肯定也比不上领导的收入。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薪酬涨得慢。 三、管理通道和专业通道的情况 部分公司为了避免员工的收入存在瓶颈,要保住优秀员工,从制度上设计了双通道的发展,管理通道和专业通道,号称的是只要专业能力够强,即使不走管理序列,也可以在专业上去突破目前的薪酬瓶颈,最高可以到部门正职的薪酬。不得不说,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上来说,据个人的了解,除了某些非常具备专业性的岗位和公司,比如IT性质的,比如医院等,专业通道还真算是打通了,其余的绝大部分公司,虽然设置了双通道,但其实并没进行使用,或者使用过程中被扭曲,转变为一种解决待遇的途径罢了。 这就是第三个原因:专业再强,不如当领导。 四、工作的不同和工作量分配的不同。 员工层面,从事的大多是事务性工作,枯燥乏味;作为优秀员工来说,承担的工作量还是部门里面最大的,因为领导觉得你好用,那就往死里用,某些公司的某些部门,一个员工承担部门80%的工作量,是一点儿也不夸张。而到了中层干部这一层,从事的工作大多为管理工作,以及沟通协调、汇报等工作,比较外显,并且相对来说,价值容易体现且不枯燥。 这就是第四个原因:工作枯燥乏味、且工作量大加班加点。 五、外部机会较多。 既然公司内部没有机会,那肯定要考虑外部的机会,外部的机会相较于内部来说,肯定是要多很多的,所以优秀员工频繁离职,也可以解释了。 第六个原因:优秀员工容易跳槽,能力差的员工,想离职也没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