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的前世今生!在古代也有“快递”。 虽然“快递”一词出现较晚,但其实古代就已经有了“快递”这种形式,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因素,当时快递的主要形式和工具远不如现代快递精细和智能,且基本属于非商业化或国家垄断性质,并不在民间普及使用。 古代的“快递”什么样: 早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实物传递,类似于捎带,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双腿,因此传递速度并不快。西周时期开始建立较完整的邮驿制度,出现了“传”、“驲”(以车传递)和“徒”(急行步传)。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针对近距离和远距离“快递”的单骑通信和接力传递。秦汉时期开始对快递人员入行的要求作出了进一步细化(“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即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并为了防止泄密,对递送的信件作密封处理。直到魏晋时期,由陈群等人编写的《邮驿令》成为针对“快递”的第一部邮政法规,“快递业”因此得到了比较正规的发展。 “快递”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更为繁盛的发展,尤其到了唐朝,邮驿发展空前繁荣,当时的政府规定:快递每天至少要送出一百八十里,若是重要文件的话,则要求三百里,如果是皇帝颁布的敕令,则须日行五百里。唐玄宗时全国有1600多个驿站,当时的“快递员”大约有2万人。 到了宋代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后,邮驿走向了军事化,由兵部统一掌管;元朝随着元帝国版图的扩大,驿路的范围大大扩展,一路横贯到欧洲;随着民间的运输需求增多,明清时期出现了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也就是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的“镖局”。清朝中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邮驿也逐渐走向末路,清政府于1896年以新式邮政取缔了传统驿站,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