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陕西知青回忆: 我插队时被安排在秦岭放牛,当时有个放牛老汉姓王,身材矮小,
有一位陕西知青回忆:
我插队时被安排在秦岭放牛,当时有个放牛老汉姓王,身材矮小,长得挺丑,其貌不扬,关键还是个地主成分。
这里上工的人少,我为了排解寂寞,也只能没事跟老王聊聊天。
逐渐的,我了解到他是当地望族出身,年轻时在西安上的中学,父亲早逝以后,家产大多被族人夺了,日子一下就不行了。
老王辍学回家,解放后还是没逃过定位地主成分这一劫。
也娶过老婆,一直要不上孩子,等岁数不小怀上了,老婆难产,连孩子一起“殁了”。
人生三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都让老王赶上了,常说自己命不好。
我原来还有点看不上他,觉得他窝窝囊囊的,但有一回我放牛,一头母牛滚下了坡崖,我一下子吓懵了,当时牛比人金贵啊!
我正害怕怎么跟队长说呢,结果老王说是他放的母牛,挨了队长两脚,一通臭骂。
我当时可以跟队长说明真相,但是我不敢,由此可见我做人不如老王。
我好多年再回那个村子,问老王哪去了,好多人都想不起来他了。人肯定是死了,怎么死的和哪年死的,埋在哪里,没人能说清!
他是一个没有人在意和关心的多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