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粒雪是无辜的 . 以尊重事实的叙述,告慰那些被雪山收走的

早安同学 2024-02-06 12:55:47

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粒雪是无辜的 . 以尊重事实的叙述,告慰那些被雪山收走的生命。(郭净) ~~~ 📖《登山物语》 ✍🏻️作者: 郭净 出品方: @乐府文化 . 说起登山,不了解这项运动的普通人,大多认为这是一项英雄的伟业,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那是何等的豪情和气魄,攀登高耸险峻、人迹罕至的绝顶山峰,更是勇敢无畏的探险家的事迹,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象征。但是,梅里雪山拒绝人类的征服,以“灾难”的形式近乎报复地嘲笑了人类的征服举动。 . 1991年1月,梅里雪山发生重大登山事故,中日友好联合登山队十七名队员遭遇雪崩,全部遇难。郭净的《登山物语》以审慎客观的纪实文笔和纪录片式的冷静描述,还原了这起山难的经过及其引发的余波。 . 书中摘录的诸多片段显示了登山者的感受,是壮丽的山川激发的汹涌的情感,登山有着近似虔诚的体验和情怀,他们在大山怀抱里感觉到与自然的结合,在山巅感觉到与穹苍的接近,他们不觉得自己是自然的征 服 者,而是为自然的崇高和神秘所折服,人的存在于壮丽的时间与空间面前变得无足轻重。 . 梅里雪山是人类足迹尚未抵达的少数秘境,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巨大的吸引。然而,人类强烈的好奇心、功利心遇到的挑战是崇高的美学原理和严峻的自然规则,那些巨大、崎岖和荒凉,那些振奋、沉默、宏壮的事物,峭壁、悬崖和冰川、风蚀的山脊、苍茫的高地,它们不被占有,没有经过人为的修整和完善,人类不能超越自然这位主宰去掌控自然的存在与发展,自然会以它的方式提出警示。 . 这种警示很容易被现代人忽视,往往在事件发生后才被重视,这也是梅里山难的教训。在事后的回顾中,郭净发现,纵观喜马拉雅登山史,当地人对山的观念和对登山的态度,从未进入主流社会的视野,而梅里登山的冲突把这个隐藏的问题凸显了出来。 . 《梅里雪山》的作者小林尚礼居住在村民家中之时,询问扎西对于攀登梅里雪山的看法,扎西回答:“神山,就像亲人一样。如果踩你亲人的头,日本人也会生气吧?你懂不懂我们藏族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还要去转山?”并不是所有的自然之境,人类都可以踏足其上。 . 长评2200字,见南都,《面对雪山,心怀敬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