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可贵,分析中国版《忠犬八公》
开心说洗护
2024-01-25 11:26:03
剧名:《忠犬八公》
“物是人非”终是对时代变迁最有诗意的辩护。年龄在变、交通在变、邻里在变。但无论旧房子的青苔有多厚、瓦片有多乱,那段一家四口的回忆不会断,它会像阳光一样透过百褶窗的缝隙钻进我们的回忆,洒在每个人的心里。当离别悄然而至,我们才会明白相伴是如何的不易。
关键词:本土化、忠诚、真诚、爱 如果你是一个很喜欢《忠犬八公物语》或者《忠犬八公的故事》的人,这部国产的翻拍我个人的建议是:值得一看。一般翻拍外国作品有一些忌讳,比如剧情完全照搬,没有新内容,例如《阳光姐妹淘》。没有做好本土化改编,例如《深夜食堂》,或是随意篡改原作内容,偏离主旨。但是《忠犬八公》在这些方面倒令人惊喜,没有看到刻意模仿的痕迹。和原版相同的地方基本只有主要的故事脉络,教授捡到八筒—收养八筒—八筒每日等候教授—教授发病去世—八筒去教授女儿家—八筒依然每日等候。除此之外,电影添加了很多新内容,进行本土化的改编,结合了时代背暴和重庆风土人情。
《忠犬八公》是对日版和美版的八公进行了改编,也进行了大量本地化改造。比如原版中的秋田变成了“中华田园犬”,八公改名为“八筒”。整部影片在重庆取景,长江奔腾的江景、长江索道、铁路道口站、青石板天梯,各种鲜活的重庆元素,扎根重庆38年等,他们都在片中“亮相"。影片中除了这位来自北方的教授外,所有人物的对话都是重庆话,给观众一种完整的亲切感。全片使用的都是重庆当地的方言,不会存在听不懂的问题,我一个北方人听着很有趣,而且还有白举纲本地人故意说普通话的桥段,很好玩,增添了不少趣味性。电影中的老房子是陈家人和“八筒”最初承载温馨生活的地方,充满了老重庆的风情和城市的烟火气。演员弗拉基米尔•陈冲在拍完后发微博说:“我戏的主要场景发生在重庆市南岸区慈云路旁的山上,新旧交替......每顿饭都结束了。”一时之间家家户户的窗户都飘出来了,姜葱蒜辣椒的味道是重庆特有的。
也许,人性中积极的一面会因为八公的形象而被更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其实,上帝即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爱——超越一切的情感,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这部影片,我认为,这是一个诠释忠诚与爱的纯真故事,真诚在我这里永远是第一必杀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