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西女孩陈亚焕意外车祸瘫痪,美国男友兼职4份工悉心照料

刘大惜 2个月前 (02-10) 阅读数 0 #社会

苏州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门口,一位高鼻深眼头发金黄的外国人站在门口焦急地等待,他的女朋友在一个小时前遇到了车祸,此时正在紧急抢救,他能做的只有不断祈祷安然无事。

手术结束,女友被推出,然而医生却告知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女友脑部受损严重,有瘫痪的风险。科林看着女朋友苍白的脸,告诉医生一定要治。

他与女友陈亚焕是跨国恋,两人经历风风雨雨在一起已经将近三年,如果正常的话,他们会互见父母,商定婚事,美满地度过一生。

可是这一场车祸,几乎是打乱了所有的计划。

不过,这并未影响两人的感情,此后的几年里,科林不离不弃守护在女友的身旁,直到她逐渐恢复了健康。

语言不通,不误相爱

如果不是因为巧合的相遇,他们二人或许永远都不会有结果,可就是奇妙的缘分,探出丝丝缕缕的红线,把他们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陈亚焕是1977年出生在广西贺州一户农家的孩子,家庭条件不好,孩子又多,陈亚焕父母身上的担子十分重。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十几岁就辍学了。

在外面打拼了多年之后,陈亚焕认识了很多的朋友,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乐观,还结交了天南海北许多城市的朋友。

2000年时,陈亚焕的朋友推荐她来山西太原的一家公司上班,工作相对轻松,还有发展前景,综合考虑之后,陈亚焕就带了行囊来了。

她性格有趣开朗,在哪里都能很快适应,不仅与所有同事交好,跟公司老板的小儿子也有了莫逆之交。看起来寻常的生活,其实在此时已经和科林有了交集。

而此时的科林还在美国艾奥瓦州读着大学,如果他一直按部就班的生活,或许一辈子都会待在美国。

可是他性格不受拘束,年轻的时候总想出去闯荡,于是在2005年毕业后,踏上了中国的航班,目的地则是山西太原。

他在这里找到了一份外教老师的工作,因为长相帅气,讲课还很有意思,因此班里的孩子都很喜欢他,时常拉着他讨论中国的文化特色。

科林的中文不太好,但是在学生用中文找他聊天时,也会很有耐心地回应。

这其中就有一位姓李的男同学特别喜欢他,在过生日的时候,还邀请他来家里参加聚会。科林笑着答应,表示一定会如约而至。

李同学很兴奋,又大气地邀请了全班同学以及其他的老师,表示有时间的都可以来。这位李同学恰巧就是与陈亚焕交好的老板的儿子,他的生日会自然也邀请了陈亚焕。

也就是在这场生日会上,陈亚焕与科林首次相遇。

作为在场少数的成年人,科林与陈亚焕磕磕巴巴地打了招呼,科林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能听懂一点点中文,而陈亚焕对于英文的认知还只停留在了高中课本上。

不过连说带比划的,倒也没怎么影响他们交流,甚至还发现了两人相似的爱好,比如交朋友,旅游,美食之类的,于是他们就在聚会上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有时间一起玩。

这是科林来中国不久,虽然性格乐观,爱好交际,可惜他语言不通,还未交到什么朋友,因此在认识陈亚焕之后,就经常与她发消息聊天,两人也慢慢熟悉起来。

他们都喜欢玩滑板,时常约着一起玩,还会在周末或者假期在太原逛一逛景点,再爬爬山,感情就是在相处中升温。

陈亚焕觉得科林高大帅气,为人坦率,对于一切都有着好奇心,便主动教他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科林则觉得陈亚焕温柔又耐心,性格开朗还有趣,两人在一起时,他也会教陈亚焕英文的发音。

双方都被彼此吸引,感情自然水到渠成,他们恋爱了。

虽然在对方朋友那里,他们是连聊天都聊不明白的人,但是他们自有别人无法理解的默契,认真地对待这段难得的感情。

确定感情后,他们还一同携手踏遍中国的大好山河,北京的万里长城,青岛的海边,以及珠海的大街上,都有他们踏过的足迹。

爱情随之加深,陈亚焕觉得自己选对了人,她表示:“科林不管什么事都会优先考虑我的感受”。

为了以后交流方便,科林打算入乡随俗,准备报一个中文培训班,加强汉语的训练。

通过在网上搜索,他们了解到苏州大学有一个相关的课程培训,加上二人都想去别的城市看看,于是和太原的朋友告别后,他们俩就一起来到了苏州。

科林在这里上课的同时还找了一份辅导老师的工作,而陈亚焕就在朋友的一家服装店里做了导购员。

他们的生活平淡而美好,白天一起外出,晚上吃过饭后一起聊天跑步,都得空的时候会一起欣赏苏州的古典美景。

一眨眼时间就到了2008年,他们的感情越发深厚,开始讨论起见家长的事情,但是意外却在此时发生了。

被撞瘫痪,外国男友一直陪伴

陈亚焕交友甚广,走到哪里都能结交到一群朋友,2008年7月的一天她接到朋友的邀请,一起去酒吧喝酒。

这是她的正常社交方式,朋友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热闹点的地方相聚,她没有拒绝。在告知科林自己晚上的去向后,一下班她就来到了与朋友约定的地点。

此时的夜晚还十分闷热,路上的行人显得来去匆匆。陈亚焕喝完酒已经已经将近凌晨,与不顺路的朋友挥手告别后,她与其他同伴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几个年轻的姑娘摇摇晃晃地走在街上,时不时地开口聊天再哈哈大笑几声。

途径莫邪路时,一辆疾驰的电瓶车从转角驶来,砰的一声撞到了一个女孩身上,接着女孩摔倒在陈亚焕的身上,两人接连倒地。

旁边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有人喊着“怎么骑车的啊你”“快点报警”“留了好多血”,这类的嘈噪声,先被撞到的女孩缓缓爬起,入眼是一片血红。

陈亚焕的脑袋磕在石头上,她躺在地上没有声息,地上则是一滩刺眼的血迹。

几个女孩瞬间清醒,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把陈亚焕送进了医院,还有人通知科林告诉他情况。

原本在家中看着书的科林惊得丢掉了书本,急忙来到了苏州第一人民医院。

这时陈亚焕已经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告诉他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陈亚焕“右侧颞部脑内血肿,伤势十分严重,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可能死亡”。

最初的七天,科林每天都睡在监护室的门口,女友病情不稳定,一旦有意外,他们就会是最后一面。

七天危险期已过,但是陈亚焕却迟迟不肯醒来,在这期间,科林承担起了女友的一切治疗费用。

每天都需要花费4000-8000元,高额的费用让两人的积蓄很快用完,科林不得已求助了自己国外的朋友,帮忙组织了义卖活动。

“上学、筹钱、挣钱、照顾她,那段时间真的很累。”

回想起那一个月的生活,科林依旧历历在目,但是只要陈亚焕能平安,他觉得一切都值。还好,陈亚焕醒了过来,但是不幸的是她的左侧身体瘫痪了。

看着科林满脸胡子,瘦了一大圈的模样,陈亚焕十分心疼,可是她此时连话都讲不清,根本无法分担任何事情,加上对自己身体的无能为力,她的情绪十分消极。

科林耐心鼓励她,表示自己没关系,也会一直陪伴着她。

不巧的是,此时科林的签证即将到期,正值奥运会期间,很难办理。

他经过多方咨询,了解到如果能成为苏州大学的留学生可以得到签证,就迅速进行了留学申请,成功地留了下来。

刚苏醒的陈亚焕身体还十分虚弱,她只是能睁开眼睛,但是无法动弹,就连说话都很不清晰,直到在医院住了三个多月才有了好转。

住院的费用始终牢牢地压在科林身上,他从没有在陈亚焕面前展示过疲惫的一面,总是乐观让陈亚焕积极配合治疗。

科林没想过离开,在他看来,陈亚焕的家人不在身边无法照料,肇事司机也迟迟找不到人对此负责,他要是再离开,那么陈亚焕真的就是孤立无援了。

但是费用始终像座大山压身,他几乎已经耗尽全力,在陈亚焕好转后,选择接回家中照料。

此时陈亚焕还不能独立生活,科林就请来一个保姆照顾她,自己每天兼职4份工赚钱,可费用太高昂,即使他用尽全力也无法及时凑够陈亚焕的医药费。

能借的钱他都去借了,后来实在没有办法,科林求助了自己的父母。

父母得知后表示很支持他的选择,为了能帮助他们一点,科林的母亲带着家中的积蓄不远万里前来照顾陈亚焕。

那份积蓄是科林弟弟的死亡的抚恤金,虽然让他们及时缓解了他们的压力,但是陈亚焕却非常内疚,她觉得自己永远也还不完这对母子的善意。

科林与母亲却说不需要她还,只要她能快点恢复才是最好的。

在陈亚焕能够站立之后,科林为了能让她得到更好的训练,特意租下了更大一点的房子,并且买下了一个专门针对伤残患者使用的跑步机,让她自主训练。

并且还会拉着她的手,缓慢地让她独立行走。就这样,在科林的照顾之下,陈亚焕可以拄着拐棍自己行走了。

为对方,选择分开

科林一家对于她的关照,让陈亚焕既感动又愧疚,他们付出那么多,让陈亚焕深觉无以回报,她不想一直拖累科林,只好说自己要去广州找妹妹,顺便在那里治疗。

可事实上,陈亚焕的妹妹过得也很不如意,连房子都是跟别人合租的,几乎没有她的落脚之地。

在广州治疗的那段时间,陈亚焕内心简直生不如死,“最无助的时候甚至想一死了之”。

可是她一想起自己的这条命是科林千辛万苦拉回来的,她就又十分不忍心。咬着牙给自己鼓劲,拼命地让自己快点恢复健康。

身在苏州的科林却始终不安心,在和陈亚焕的电话沟通中虽然听出异常,但是却得不到关键信息,由于放心不下科林就自己找去了广州,看着过得十分狼狈的陈亚焕,他心中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

他坚持要把陈亚焕接回苏州照顾,表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她。

陈亚焕流着眼泪,一瞬间复杂的情绪涌上来,她点点头,跟着科林再次回到了苏州。

科林依旧过着辛苦赚钱的日子,有人让他去找肇事车主,他表示:“找到有什么用呢,他也许是个穷人,生活不是很好,还有自己的家庭,如果没有钱,只有坐牢,不要了。”

不仅如此,就连陈亚焕家人寄来的钱他也不要,说那是别人辛苦一年才攒下来的,他不忍心收。“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所以我才会爱上他。”这是陈亚焕对科林最多的评价。

后来他们的事情被媒体报道,这种患难中见真情的爱情触动不少人,他们受邀参加各种节目,科林也获得了“感动沧浪人物”“十大新人”等荣誉证明。

面对记者的采访,陈亚焕总会特别强调他们不是情侣,只是感情好的朋友。

其实她只是觉得科林太好了,现在的自己配不上他,想着如果他们不是男女朋友,科林以后会有更好的生活。但是科林依旧坚定地表示:“她是我的女朋友,我一直很爱她!”

在他们的故事报道之后,不少人伸出援助之手。

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家医疗机构承诺给陈亚焕提供免费的牙齿治疗,科林在此期间也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常常出言鼓励和安慰。

慢慢地,陈亚焕的身体往好的方向发展,已经可以自行站立,拄着拐棍自己也能缓慢行动。

但是科林表示,他想看到陈亚焕能够独立生活的那一天,可以不依靠任何外界帮助,恢复到完全健康。

陈亚焕此时有了点自信,状态也比之前好了很多。这时,距离陈亚焕受伤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科林也陪在她身边几百个日夜。

只是在2011年年末,科林需回美国三个月,他放心不下陈亚焕,但又不得不走。

在陈亚焕的催促下,他才购买了机票,然后在走之前又特地找了一位有耐心的保姆照顾陈亚焕,帮助她每天进行走路、复健,以及关节活动。

三个月后科林回来,看到陈亚焕的站立和行走能力有些进步相当开心,他们还为此庆祝了一番。

日子不咸不淡地过了几日,陈亚焕突然很郑重地对科林提出了分手。

其实在科林不在的这几个月里,她想了很多。多次回想了几年来的点点滴滴,她能记起的只有科林对她的关心。

科林与母亲

提出分手,不代表她不够坚定,也不是对她们感情的质疑,而是她明白,科林是个有担当的人,而自己的存在只会给科林添加负担。

现在她已经有了行动能力,照顾好自己不是问题。而她也依然爱着科林,只是更希望对方也过得好。

同时她还向科林表示自己将要前往佛山,在那边和自己的家人定居。科林见她去意已决,知道无法再劝,便尊重了她的决定。

不过为了帮助陈亚焕之后的生活,科林先去了一趟佛山,在陈亚焕母亲住的附近租下一套房子,并购置了常用家电,再把卫生打理过后,他才回到苏州。

在拜别了苏州对他们提供帮助的邻居、社区领导以及其他朋友之后,他们才一起来到了佛山。

在科林的帮助下,陈亚焕在距离自己居住地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饰品店,等到生意稳定下来之后,科林才离开了中国,回到了美国。

不过他们依旧保持着联系,科林表示,不管他们还是不是情侣,他都会把陈亚焕当做最重要的家人对待。

2015年时陈亚焕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了一家小店面,生活的还算自在。不过,她一直保持着单身,并未步入新的感情生活。

这世间真情最可贵,她与科林的故事即使经历多年,依旧能打动无数人。反观社会曝出的因矛盾伤害家人的,他们的跨国恋更显难得。

参考资料

[1]《扬子晚报》,《中国女孩遭遇车祸瘫痪 美国男友半工半读痴情守望》

[2]《扬子晚报》,《美国小伙守护瘫痪中国女友 兼职多份工赚治疗费》

[3]《青岛新闻网》,《美国小伙爱上中国女孩 瘫痪不离不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刘大惜

刘大惜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刘大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