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马,这下完蛋了! 小米SU7揭下了多少人的遮羞布, 在小米汽车亮相前大家都是组装厂,但没人提,小米汽车亮相后,小米成了车界“唯一”组装厂,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小米SU7的发布跟当初乔布斯推出iPhone手机时很像,在史蒂夫·乔布斯说要做“革命性的手机”前,连内部股东都不信,愣是持股20%选择套现几万美金遛了,结果Apple成了互联网移动端的巨头。而小米汽车也基本如此,发布会秀肌肉被说是ppt汽车,完事儿雷军把最拿手的生态圈掏出来了,还是抵不过网友的一句“臭组装厂”。 说实话,雷总跨行造车本来我跟大家一样是不看好的,因为做手机的跟做车的八竿子打不着,即便真造出来了,无非就是车圈又多了个“逆向工程”的人云亦云汽车,可结果大家都被这个门外汉给打脸了。雷军坚持投入10倍研发,从底层核心技术开始正向造车,而且还不单是要做新能源汽车,他要做的是划时代的“智能移动终端”,也就是经济学家任泽平所说的“智能移动空间”,把汽车当成介于家庭生活和工作单位的第三空间,而不再是个单一的交通工具,以底层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打通人、车、家全场景的万物互联。 但有一说一,小米从系统切入不稀奇,因为其它车企早就这么干了,让中控智慧屏上车,也开始琢磨自家的底层系统,不过大部分车企还是本末倒置了,因为它们在搞自己底层系统时有个大问题,那就是打开自家的天窗,关上别家的大门,简而言之就是生态封闭。但小米汽车不同,既有底层操作系统,又具备丰富的互联网生态,关键的是小米选择了CarIoT生态开放,这样的车企玩家可以说是极少数了。 如今小米SU7不仅打通了自家的人车家全生态,实现1000+件米家设备无感上车、无缝连接,5000+应用逐步适配,手机应用秒pin到中控大屏,而且还支持别人家的设备,比如iPhone、iPad(支持CarPlay、AirPlay)。还有就是小米汽车的统一标准化接口和智能安全座椅等一样开放给第三方,等于说只要想适配小米生态,那就能无感融入。 另外还不止是生态,在智能软实力方面,小米也愣是给大多数车企上了一课。本来我还以为小米汽车重点技术是生态,没想到SU7直接实现了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小米自研全栈技术和感知技术,自研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端对端感知决策大模型,即便在复杂雨天环境,亦或是超高难度的停车位,都不在话下。 我只能说雷军执行力满分,说赌上全部身家造车,那就不跟大伙开玩笑,13年的技术沉淀,十倍于别人的研发投入,只为造好一辆车,多少有点工匠精神了。这不小米SU7都得到外媒称赞了,怎么还有网友在挑刺?对此大家怎么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