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告诉大家个小米汽车内幕吧! 估计雷总打人的心都有了 小米汽车还没发布,后院就“起火了”,猪队友再次现身,本来雷军还想把汽车配置当大招,这下完了,一个海报结构图全给曝光了。没办法了,雷军自己曝小米造车“内幕”,并扬言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将是汽车工业技术范畴的一次重大跨越!” 在小米汽车官方账号公布了海报图后,雷军本人也终于回应了1000天的造车之旅。不过小米造车确实太慢了,不仅网友每天在催促雷军,连雷军的朋友都在问雷总,为什么小米汽车在汽车产业如此成熟的中国还需要花费三年多时间?并且有的朋友直言不讳,跟雷军说“据说电车非常好造啊,就几百人的小公司,不到两年就能发布了,怎么小米汽车3年都还没消息?”#雷军回应小米造车慢# 对于这点,雷军在“内幕”中提到了,造车并不难,每年上市200多辆汽车,随便挑个好的,逆向工程解析,完事儿了找合作商开始组装,最后外观稍微借鉴换个皮肤就能出车了,但问题是市场不缺这样的组装车,小米投入是别人的10倍,最后攒一辆多余的车,谁会买单?所以在汽车项目成立之初,雷军就带队讨论了“三天三夜”,只为给小米汽车一个清晰的研发定位,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友商。 还有小米汽车研发投入的确是其它汽车厂商的10倍,研发技术人员多到离谱,这点雷总在央视节目中提到过。而这点其实博主“吴佩”印证了,他从小米SU7正式研发的这一年半里,多次飞到试验场看小米SU7的进度,他说的就是小米SU7非常夸张,这台车的工程团队人才密度在别的厂真没见过,所以小米SU7不是简单的组装换皮,技术人员也绝非“凑出来的草台班子”。 另外雷军在造车“内幕”中说了,造车是百年赛道,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正向开发,从底层核心技术开始研究,而不能模仿组装。所以这也是小米汽车为啥投入大,耗时久的原因,它跟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有着生态和科技方面的差别,除了硬件这些运动性能对标轿跑外,它还增添了小米澎湃OS特有的互联互通,以及小米集团深耕多年的技术,所以小米SU7堪称是小米13年的科技和成熟汽车工业融合的沉淀之作了。 最后从雷军说此次发布会时间比较长也能看出来,小米SU7能讲的技术很多,若小米SU7仅是简单整合组装配件,那雷总怎么能吹它两三个小时啊?不太可能吧?对此大家怎么看?#雷军发文谈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