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请点击关注,“咱就是说”这瓜越吃越大,越嚼越上头!
黄杨钿甜“高价耳环”事件最新进展,四川慈善总会回应:办公室主任和其父不是同一人,系同名同姓。
01这耳环到底值不值230万?咱就是说,17岁的黄杨钿甜过个生日,发个成人礼照片,结果一个耳环直接把自己送上了热搜。这耳环被网友认出来是GRAFF家的经典款,公价230万上下,得,直接炸了锅。网友们一句“这不是公务员家能戴得起的东西”,把她全家都给扒了个底儿掉。
她爸杨某火速上线:耳环是仿的。然后她自己也发文说是妈妈的。可你说说,这“仿品”能仿得这么真?珠宝圈都说这玩意儿做工精致,难度高,不是淘宝上随便能买的“高级货”。网友直接整顿珠宝圈:“这么高级的仿品,那GRAFF怕不是要失业。”笑不活了简直。
02热搜第二章,开始扒老爸履历。网友们火眼金睛,顺藤摸瓜扒出她爸以前是公务员,还传出个更炸裂的料:说他2011年-2014年是四川慈善总会的办公室主任,参与过雅安地震的灾后重建?好家伙,这下从奢侈耳环直接连到了赈灾资金,剧情堪比悬疑大片。
她爸立刻回应:不是我,别乱扣帽子,我从来没在四川慈善总会上过班!强调自己只是个同名同姓的“杨伟”,而且2015年才调到雅安经合外事局,2017年辞职去下海做生意了。你看这时间线,人家都辞职八年了,怎么还扯上公务员时期的事?咱就是说,有点离谱。
03四川慈善总会亲自下场澄清,结果更迷了。5月20日,《扬子晚报》记者去四川省民政厅官网一查,哎确实2011-2014年间有个“杨伟”当办公室主任,还多次出席慈善活动。这下网友又坐不住了:“你说不是你,那你解释一下官网上这名字一样、时间也对得上,是巧合还是借壳?”
结果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回应:确认是两个人,“只是同名同姓而已”。网友们瞬间沸腾:“还能同名同姓还同岗位?这解释太五毛了吧?”“身份证尾号是不是也一样啊?”“从耳环到慈善总会,全是按着网友的猜测来的,剧情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说实话啊,这种“澄清”越说越模糊,真相反而越来越远了。
04她爸辞职是事实,做生意也是真事。话说回来,黄杨钿甜她爸2017年就辞职了,这点雅安市那边也证实了。人家现在做生意,名下公司好几家,还涉及影视、生物科技啥的,搞不好还挺赚钱。你说一个演员闺女戴个贵点的耳环,也不是没可能。
可偏偏这耳环又是“仿品”,又说是“妈妈的”,说实话,越解释越像掩饰,越描越黑。要么你大大方方说贵,是我妈的;要么你干脆别说了,越说越让网友觉得你虚。
05“官二代”+“奢侈品”=网络杀伤力MAX说到底,大家为啥对这事这么上头?咱老百姓最烦的就是当官的利用职权搞钱,然后家里人还挥金如土。黄杨钿甜爸那点“公务员背景”+深圳豪宅+妈妈戴卡地亚的配置,确实有点刺激到大众敏感神经了。
但咱也得说句公道话,目前没有任何实锤她爸在职期间搞不正当收入,纪委说正在调查,咱就等等结果。别动不动就“舆论处刑”,毕竟现在有些网友嘴比刀还狠,一句话能把人送上热搜,也能毁掉一个家庭。
06结语:这瓜还没吃完,咱等等后续。这次事件已经不只是娱乐圈爆点,更是一次对公权力、官员财产、慈善机构透明度的大型质疑现场。耳环只是导火索,背后的那团迷雾才是吃瓜群众最感兴趣的部分。
咱就是说,这事儿要真没问题,那就请你们拿出点实锤,别老是“同名同姓”当挡箭牌。否则网友只会觉得:“你越解释,我越不信。”
大家怎么看?这事到底是误会一场,还是另有隐情?欢迎留言讨论~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