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演员王静,大概很多了解她过往经历的网友,都会替她惋惜。
毕竟当年的王静,可是演艺圈里难得的集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女演员,备受观众们的喜欢。

再加上王静在拍戏上非常勤奋,因此,王静当年可是拿出过不少可圈可点的作品。
尤其是她当年塑造的“宋美龄”角色,更是被不少网友奉为经典。

凭借着在这些作品中的精彩表现,王静也曾横扫不少演艺圈的重量级大奖,甚至还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
可惜的是,王静后来却因为太过耀眼,被某导演看上,该导演甚至对王静实施“潜规则”。
不过,王静却选择了勇敢捍卫自己的尊严,对“潜规则”说不。

当然,王静也因此错失了好角色,被踢出剧组,而王静的事业,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断送了王静的演艺圈生涯。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如今多年过去了,如今62岁的王静,竟然比以前更“牛”了!

«——【·“倔丫头”的演员梦·】——»
1963年,王静出生在青岛的一户普通教师家中。
在她十岁那年,她拿着一张电影海报跑回了家:“妈,我以后也要上海报!”
母亲抬头看了一眼,随后说到:“只有演员才上海报呢。”王静听了又说:“那我要当演员!”
这次母亲头也不抬地织着毛衣:“演员都不务正业,你现在要好好读书,当老师才是正经出路。”

一向听话懂事的王静,偏偏没把这句放在心里。
在学校里只要是和文艺相关的她都报了名,回到家就背着父母偷偷在屋子里练习。
到了汇演那天她自信从容得到了不少老师的夸赞,这也更加坚定了她要走上更大舞台的决心。

在高考时,尽管父母百般劝阻她还是执意报考了山东艺术学院,最后父母无奈同意,在她临上学前又教给了她许多在外的“生存法则”。
那时候条件差,学校里的排练厅冬冷夏热,但王静从不喊苦喊累,别人在休息时她依旧对着镜子练表情、台词。

有一次为了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她连续一周每天只睡5个小时,有空闲时间就反复琢磨角色的心理和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精彩表演获得了老师的赞赏。
毕业后王静也成功被分配到了山东话剧团,在那里她依旧保持着在学校里的热情。

«——【·巅峰时刻·】——»
1987年,一个剧组找到了这个话剧团,一时间不少成员都来观望,要不就是挺直了身板希望能被导演看上。
然而,剧组透过这些人群看到了角落里的王静:休息期间她还在练基本功,甚至因为太认真都没意识到有人来。
这股认真劲让剧组认定了她就是“黑玛丽”,王静也是不负众望,凭借着一角拿下了金鹰奖最佳女演员提名。

从此她的名字在演艺圈里有了一定的地位。
后面的剧也是一部接一部的来,直接把王静整成了全年无休,但如此高压的模式她依旧把每个角色都演绎的栩栩如生。

特别是在《波涛汹涌》里,她饰演的海军军官,英姿飒爽,既有军人的威严又有女性的柔情,让观众看得简直不要太过瘾。
不过要说最有名的还是她塑造的“宋美龄”,让她一跃成为了国际一级演员。
但不曾想这次出名反而让观众越来越看不见她了。

«——【·事业低谷·】——»
原来在一次选角饭局上,有位知名导演点名要见王静亲自来谈论剧情,而王静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选择目中无人,于是她欣然赴约。
但没想到的是,几杯酒下肚导演一直没有说剧本的事,反而把手突然搭在了她的肩上:“静姐,这个角色非你莫属,但是吧...你得懂点事。”
话音刚落,王静猛地站起来,留下了俩字:“无耻”。

毫无疑问,角色没了,戏路也被断的七七八八。
与此同时,家里也打来了电话,父亲重病。
王静连夜赶回青岛,父亲见到她后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后便闭上了双眼,任凭王静在怎么呼喊,父亲再也没睁开眼过。
一旁母亲也哭晕了过去,王静连忙带去检查,结果一出王静也差点晕了过去,被查出癌症。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主动选择了隐退,回家照顾起了母亲,三年后母亲病情有所好转,但王静依旧很少在荧幕上露脸,可她的生活却比电视剧还精彩。
在没有戏演的那段日子她专心搞起了公益,长期资助贫困留守儿童,不仅给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还一直资助到了他们学业完成。

除此之外她也很关心那些患病儿童,有个患有天性心脏病的小孩,家里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救孩子。
王静了解情况后立马伸出了援手,为孩子凑齐了医药费,现在孩子已经康复的差不多能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活蹦乱跳了。

就在最近5月7日,62岁的王静还参加了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活动。
她前往玉堂紫砂艺术馆深入体验了紫砂文化,她在活动中表示:“紫砂壶不仅是茶具,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她用自身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了紫砂工艺品。

王静的故事让人唏嘘更让人敬佩,不得不说离开娱乐圈的她更“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