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最大的博弈就是中美之间这场史诗般的大博弈,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博弈,也是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一次大博弈。
“关税大棒”代表着威胁和恐吓,代表着傲慢和霸凌,代表着损人不利己,代表着美国优先的政策,代表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执念。
美国挥动“关税大棒”砸向了全球大部分经济体,严重地破坏了全球贸易体系,阻碍了全球贸易的自由流动,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进程。
无论是当初美国倡导的全球化还是今天推动的逆全球化的过程,其实本质上来说都是追求美国化的过程。当初的全球化是美国要影响全球,成为全球唯一大国,全球都唯美国马首是瞻。
今天美国推动的逆全球化,依然是美国化的过程,其目的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实施去中国化,尽可能多地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继续维护自己的大国门面。
然而,事与愿违,美国提高了关税,却失去了人心,全球各国开始了“去美国化”进程,“关税大棒”的飞去来器效应,正在反噬美国自身。
“中国制造”代表着勤劳和智慧,代表着谦逊和尊重,代表着合作共赢,代表着人类大同,代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
中国高举“中国制造”的大旗向世界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正在修复因美国“关税大棒”等错误性的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所造成的破坏。
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将深度地参与到全球的贸易体系中,通过合理的分工以及价值链的延伸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共享全球贸易的红利。
“中国制造”是硬通货,尤其是在美元贬值的时代,人们更加认同“中国制造”在不确定性的时代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确定性。

“关税大棒”与“中国制造”的大对决,未来的结果会是怎样?
“关税大棒”代表着一种软实力,“中国制造”代表着一种硬实力。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看双方的硬实力。
“关税大棒”所追求的目标仍然是“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也恰恰说明美国的制造业已经大不如从前。“美国制造”无法与“中国制造”相抗衡,这正是让美国感到忧心忡忡的地方。
历史上美国之所以能够从英国手中接过大国的接力棒,就是因为美国在上个世纪制造业快速崛起,并实现了对英国的超越。
今天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业的总量比西方七个工业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中国制造业不仅实现了总量对西方的超越,而且实现了质量上的提升,更实现了结构性的大调整。
在工业化领域,诸如钢铁产能达到10亿吨以上,占据全球钢铁产能的半壁江山,是美国钢铁产量的12倍以上。
有人可能说“这是钢铁产能过剩。”过剩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力量。钢铁依然是丈量大国实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大国崛起最为坚实的底座。
在信息化领域,中国紧紧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与美国一道驶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产生了一大批信息化公司,诸如美国有思科,中国有华为;美国有亚马逊,中国有阿里;美国有脸书,中国有腾讯。

在智能化领域,全球都在抢占人工智能的制高点。美国试图保持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遥遥领先的优势,从而对其它国家具有降维打击的能力。
但让美国感到意外的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能,一大批高科技公司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挺进到了人工智能的无人区。
尤其是华为顶住美国的打压,在人工智能领域顽强的崛起,让美国感到绝望。加之DeepSeek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美国硅谷人工智能不可战胜的神话,让美国开始怀疑自己教育体系和科技体制。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快速跨越,全球见证了“中国制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成长,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新格局,并改变了全球资本的流向。这也是美国挥动“关税大棒”的一个原因。
但“中国制造”已经实现顽强的崛起,这是中国长久布局的结果,也是中国人勤劳和智慧的彰显。全球正在迎接“中国制造”时代,“世界工厂”的美誉已经非中国莫属。
“关税大棒”并不能改变“中国制造”的全球化进程,如果美国不做出改变,“关税大棒”将会被“中国制造”前进的车轮碾压的粉碎,从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世界形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崛起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最为耀眼的明星。
当下,美国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必须向踌躇满志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做出让步,给中国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关税大棒”丢进历史的尘埃堆中,紧跟“中国制造”的步伐去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