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A肾病肾穿刺报告看不懂?教你3分钟搞清“到底严重不严重”

如此肾好 4天前 阅读数 137 #健康

“医生,报告里写着‘系膜增生’‘T1级’,这到底是好是坏?”

肾穿刺检查(肾活检)是诊断lgA肾病“金标准”,但报告里的专业术语让人一头雾水。今天这篇文章,我就用通俗语言+经典评分系统,教你一眼看懂lgA肾病肾穿刺报告是否严重,不再只看“医生皱不皱眉”。

怎么看懂IgA肾病病理分型?

一、肾穿刺报告看什么?三行关键词别错过!

肾穿刺病理报告通常分为三部分:

光镜描述(看形态结构);

免疫荧光(看抗体沉积);

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病变位置)。

但最关键的,是在诊断段落你会看到如:“M1/S1/E0/T1/C1”等代码组合——这就是Oxford评分系统(MEST-C),用于判断IgA肾病等常见原发性肾炎的病情严重程度。

光镜+免疫荧光+电镜(M1 E1 S0 T1 C0)

二、Oxford评分快速解读:MEST-C 各代表什么?

该系统来源于2009年国际肾病网络制定的标准,目前已成为判断IgA肾病预后最常用方法(Kang et al., 2012)

项目

含义

解读建议

M(Mesangial)

系膜细胞增生

M0=轻,M1=中重度,常与蛋白尿高相关

E(Endocapillary)

毛细血管内增生

E1说明有活动性炎症,可能可逆

S(Segmental sclerosis)

节段性硬化

S1提示局部肾单位已经“堵住”,不可逆

T(Tubular atrophy/Fibrosis)

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

T1/T2预示肾功能下降风险明显升高

C(Crescents)

新月体病变

C1/C2表示炎症急性发作期,预后不佳

三、案例拆解:三份真实报告,病情大不同!报告A:M0 E0 S0 T0 C0

说明:几乎无异常,属于“低危型”,肾功能往往稳定,可仅靠保守治疗。

报告B:M1 E1 S1 T0 C0

解读:虽然T=0说明肾结构未破坏,但炎症活跃,需强化治疗控制蛋白尿。

报告C:M1 E0 S1 T1 C1

说明:炎症过去,但肾单位已“硬化+纤维化”,预示进展风险较高,可能需要长期药物+严密随访。

四、研究证据:T、S、C 是“进展性肾损”的核心指标

2018年对1130例IgA肾病患者随访研究发现:

T1/T2(间质纤维化 >25%)是与肾功能下降关联最强的因子;

S1、C1也显著预测5年内肾衰风险;

E1虽不直接关联终点,但提示有治疗可逆空间——研究标题:"Is there long-term value of pathology scoring in IgA nephropathy?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Oxford Classification"(Coppo et al., 2018)

一句话总结:病理越往“T、S、C”方向偏重,病情越“顽固”!

五、干货建议:拿到报告后,做这3步判断最靠谱!第一步:对照MEST-C,记住你的“关键代码”

例如“我的是M1T1S1”,这就是你的肾病“身份证”。

第二步:结合化验看“功能好不好”

肌酐、eGFR、尿蛋白数值是功能指标;

病理+功能一起看,才能全面评估严重程度。

第三步:定期复查,判断趋势

即便M1S1T0,不一定马上危险;

关键看3个月内蛋白尿、肌酐有没有“变坏”。

六、不是穿刺可怕,而是“看不懂”让你焦虑

很多患者以为“做了肾穿刺就很严重”,其实穿刺的目的,是为了让医生早知道该怎么治、你能稳多久。

我想对你说:

“不要被一堆英文代码吓到,它们只是医生读肾的一种方式,理解之后,反而更安心。”

如果你有肾穿刺报告,不知道“到底严不严重”,欢迎留言贴出你的M、E、S、T、C分型,我来帮你解读。

参考文献:

"The Oxfordification as a predictor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Kang et al., 2012)

"Is there long-term value of pathology scoring in IgA nephropathy?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Oxford Classification"(Coppo et al., 2018)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如此肾好

如此肾好

专注肾内科领域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