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7307亿美债,为何中国不敢按下“核按钮”?

史说畅谈 2025-11-28 14:42:34

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这7307亿美元抛向市场,换回来的,将是瞬间贬值的美元现金。 中国手里握着美国国债,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几年高峰时超过万亿,现在呢,根据美国财政部2025年7月的TIC报告,持仓刚好落到7307亿美元。这数字听着挺大,但放到美国总债务34万亿的盘子里,也就2%出头,不算压倒性筹码。可要是一天全甩出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市场消化不了这么大一股抛压,债价立马往下砸,收益率蹭蹭往上窜。美联储得赶紧出手买单稳盘子,但全球债市还是会抖三抖。美元流动性瞬间泛滥,汇率跟着晃荡,换回来的现金看着鼓囊囊,实际价值却在贬值,因为通胀预期一上来,购买力就打折了。 美元多卖出去,人民币自然被动升值。过去几年,中国出口企业靠着汇率相对稳定,薄利多销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纺织、电子、家电这些行业,利润率本来就低到1%-2%,每升值1%,出口竞争力就掉0.3%-0.5%。根据经济模型估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对美出口增速能少0.3个百分点。想想那些广东小厂,订单多是提前几个月签的,按旧汇率算账。货发出去,收款时汇率变脸,美元贬了,结汇后利润蒸发,轻的保本,重的倒贴。2024年外贸数据已经显示,汇率波动让部分中小企业现金流吃紧,要是再来这么一出,大把订单直接飞了。美国买家转头找越南、印度供应商,成本低点,他们乐意。 汇率一强,出口企业订单缩水,产业链上游原料商、物流货代全跟着遭殃。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上就强调过,美债是压舱石,帮着稳汇率预期。2024年全年减持573亿美元,就是小步走,避免市场乱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也指出,中国这种渐进调整,是为了平衡储备安全和流动性。要是急吼吼清空,央行调节工具少一块,资本外流加速,金融市场信心先崩。美元资产占比从高峰39%降到22%左右,黄金储备却涨到7.7%,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也拉到12%。这不是脱钩,而是聪明分散风险,把鸡蛋多篮子放。 话说回来,为什么中国不一次性甩?简单,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债市大是大了,但中国持仓体量扔进去,价格崩盘,自己资产先缩水20%-30%。华尔街那些机构,收益率从4%窜到5%以上,美联储加息周期刚缓和,又得重启救火模式。市场反应呢,2025年上半年几次小减持,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就从3.75%跳到4.35%,伦敦和东京的交易员都盯着TIC数据,欧元债和日债跟着波动。路透社分析过,要是全抛,全球资金链条绷紧,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起,中国对欧出口也受拖累。出口占GDP比重还在15%左右,稳外贸就是稳就业,背后上亿工人饭碗呢。 美国财政赤字年年破纪录,利息支出快赶上军费了。穆迪5月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机构这刀子捅得准,市场信心本就摇摆。中国减持节奏稳,7月单月砍257亿,连续四个月下行,总额超500亿。财政部数据明摆着,日本和英国增持补位,外储总盘子9万亿刀,中国这点动静没掀大浪。但要是全清,华盛顿得头疼,借新还旧的雪球滚得更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去年底讲话里提过,外国持有者多元化是正常趋势,但急卖会放大波动。全球经济体都盯着,欧元区通胀刚压住,美债收益率一高,欧洲央行得跟进调整。 中国走的是稳字当头,减持不是情绪化,而是算账本。过去三年,外汇投向“一带一路”基建,能源项目年收益超5%,远甩美债的2%-3%。黄金储备从62吨拉到超70吨,抗风险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结算比例从4%到12%,东南亚和中东贸易用人民币多起来,美元依赖少点。相比全抛带来的空仓和贬值,这布局实惠多了。市场观察家说,这叫“边减边调”,留政策空间,风浪大时避风港,平了再看收益。 中国这几年结构调整,出口从低端爬坡,高端制造占比升,汇率弹性大点也能扛。清空那套听着解气,实际自找苦吃。出口企业无单,工厂沉默,工人失业,账单堆山,这不是胜利,是空转。路子得一步步走,多元投资、渐进减持,才是真底气。

0 阅读:185
史说畅谈

史说畅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