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上海音乐学院食堂里,一个打扮寒酸的瘦弱男生端着一碗清汤面坐在角落里,

千浅挽星星 2025-11-27 22:18:52

1989年,上海音乐学院食堂里,一个打扮寒酸的瘦弱男生端着一碗清汤面坐在角落里,钢琴系一个漂亮女孩指着他问打菜阿姨:“这是廖昌永吗?“阿姨点头:“就是他,整天就吃这个。“女孩默默看着廖昌永,心里暗暗有了一个想法。   1989年的上海音乐学院食堂里,一个身影独坐在角落,面前只有一碗光秃秃的素面或是一份白饭配清汤,这个总是点最便宜菜色的男生叫廖昌永,那时候还没人能想到,这个连肉都舍不得吃的寒酸学生,未来会成为享誉世界的"亚洲第一男中音"。   他的饭票背后藏着一个普通农家最沉重的托举,每个月60块钱的生活费,是四川老家三个姐姐轮流省吃俭用寄来的。   就在这个食堂的某个角落,钢琴系的女孩王嘉默默观察了他很久,那个清瘦的背影和只吃素菜的倔强,让她心里有些发酸,也生出了一个后来改变两人命运的念头。   1968年出生的他,7岁那年就没了父亲,留下孤儿寡母五口人相依为命,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从小学开始,无论是挑水、砍柴还是喂猪,那些成人都嫌累的农活早就磨出了他手上的老茧。   那个年代村里的娱乐少得可怜,唯有村口的大喇叭早晚响个不停,年幼的廖昌永虽然不懂什么叫美声,但他觉得跟着喇叭里那个高亢的外国声音吼两嗓子,砍柴挥刀的时候都特别带劲。   多年后他才知道,那个陪伴他度过无数劳作时光的声音,竟是多明戈唱的《我的太阳》,这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缘分伏笔。   若是按照常理,有一身干农活练出来的力气,加上在中学里拿过标枪、铅球名次的体格,廖昌永大概率会去考体育学院当个老师。   连街坊邻居都劝这孩子学数理化实在点,可高二联欢会上那震惊四座的嗓音,让音乐老师死活拦住了他想要当体育老师的念头。   即便兜里比脸还干净,甚至去上海考试那100块路费都是母亲低声下气四处借来的,但家人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穷而阻拦他的梦想,反而成了他身后最坚硬的后盾。   带着这一百块钱坐上绿皮火车的那一刻,他背负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有全家人的生计希望。   天赋这东西,有时候还得碰上对的人来打磨,刚进上音时,廖昌永并不是那个被所有老师争抢的天才,反而因为基础太差,差点成了"没人要"的学生。   刚从意大利回来的罗魏老师接手了他,这一接就是地狱般的磨炼,那时候他谱子都不认识几个,一开口就是错,罗魏天天盯着他改毛病。   一个月的时间,这个从四川农村出来的倔小子硬是把自己逼到极限,再测试时拿下了各科第一,后来到了名师周小燕班上,他甚至是唯一的本科二年级学生,周围全是剧院的一级演员,这种高压环境逼得他像海绵一样疯狂吸收养分,声乐水平也是在那时候发生了质变。   或许是才华终究藏不住,当初在食堂里那个默默关注他的女孩王嘉,决定伸出援手,她每个月匿名给廖昌永寄50块钱,甚至细心地用不同的字迹写上"多买点菜吃",让这个自尊心极强的男生一直以为是哪位老师的关照。   直到半年后,他在王嘉的笔记本上看到了熟悉的笔迹,这个美丽的谎言才被戳破,这段始于食堂清汤面的感情,没有被贫富差距打败,出身音乐世家的王嘉不仅用教课赚来的钱帮他,她的父母也毫无芥蒂地接纳了这个穷小子。   在1996年,那一年,廖昌永像是开挂了一样,连着拿下了三项国际顶级声乐大奖的冠,最传奇的一幕发生在美国,在那场世界歌剧大赛上,他唱着纯正的意大利咏叹调夺冠,而台下的评委席里,正坐着他的童年偶像多明戈。   当年的农村娃,终于面对面站在了曾隔着大喇叭给他力量的人面前,多明戈甚至激动地向他发出了合作邀请。   随后在挪威宋雅王后大赛上,他又把中国的艺术歌曲唱响了西方舞台,用实力证明了什么是世界级的声音。

0 阅读:9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1
2025-11-28 16:52

功夫不负有心人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