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开始了! 中国海警这回不是去“散步”,而是直接上演了一出“拔钉子”的硬核大

桃叔笑谈 2025-11-27 18:13:13

行动开始了! 中国海警这回不是去“散步”,而是直接上演了一出“拔钉子”的硬核大戏。东引岛、乌丘屿周边的所谓“限制水域”红线,在多艘执法船和无人机的立体围猎下,已经被彻底物理抹除!这不仅仅是执法权回收,更是对台岛外围防御体系的“去功能化”肢解! 东引岛这颗藏在台湾海峡北口的“小钉子”,4.35平方公里的面积确实够不起眼,比不少村庄还紧凑,可它的位置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的战略要地,离福建福州实际直线距离不过18公里,正好死死卡在福州马尾港到长江口的黄金航道中间。 这条航道可不是普通水路,台湾海峡每年要承载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海上贸易货运量,单是马尾到马祖的直航航线,开通一年就运送了6000多吨货物,货值超过3亿元,班次从每周2班涨到6班。 可见这条线对两岸经贸有多重要,东引岛往这一坐,就相当于扼住了华东地区外贸的咽喉,难怪台当局把它当成宝贝疙瘩。 台军为了把它打造成“前沿堡垒”,硬是把花岗岩山体挖得四通八达,地下坑道连起指挥所、弹药库、发电站,士兵自嘲是“地底老鼠”,还部署了16个导弹发射井和远程雷达,探测距离最远能到750公里,专门盯着大陆沿海的舰机动向。 更别提还有“雄风-2”反舰导弹对着航道,常住居民才几百人,却硬生生塞了3000号驻军,是居民数量的十倍还多,这哪里是守岛,分明是把军火库直接搬到了大陆家门口。 乌丘屿虽然名气没那么大,却和东引岛形成呼应,台当局想靠着这两个小岛拉起外围防御线,把所谓“限制水域”划成红线,本质上就是想堵着自家门口的航道搞特殊化。 这次中国海警的“拔钉子”行动可没玩虚的,所谓“立体围猎”可不是嘴上说说,多艘执法船在海面形成封锁圈,无人机在空中全方位覆盖,直接把台方画了多年的“限制水域”红线当成黑板上的粉笔字,一擦而净。 这种操作早有先例,南海仁爱礁那次,中国海警21551艇面对侵权船只的持枪威胁和液体泼洒,6分钟就完成驱离,硬气程度可见一斑,这次对付东引岛周边的违规红线,不过是把南海的执法经验平移过来。 关键是海警的行动不是一次性的“打卡”,而是常态化的管控,这就意味着台军想再靠岛上的雷达和导弹监控航道,根本行不通,无人机的持续巡航让他们的地下工事和雷达站成了摆设,所谓的“防御预警”直接失灵。 所谓“去功能化”肢解可不是夸张说法,东引岛的战略价值全靠地理位置和军事部署撑着,现在海警把周边水域的执法权牢牢抓在手里,台军的补给线就成了软肋,这座小岛所有物资都靠海运,每月也就3-4个航次维持,一旦被常态化管控,3000驻军的吃喝用度都成问题,更别提发挥战斗力。 2024年东部战区的“联合利剑”演习早就试过把东引岛纳入封控范围,13小时就完成了针对性演练,证明只要需要,随时能切断它和台湾本岛的联系。 之前台军还指望靠岛上的导弹和雷达当“眼睛”,现在海警无人机24小时盘旋,执法船随时巡逻,他们的雷达一开机就会被锁定,导弹更是没了发射窗口,这座被挖空的“堡垒”彻底成了没牙的老虎。 而且台当局花了几十年把东引岛打造成“反攻前哨”,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困在了里面,解放军的钻地弹能穿透数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工事根本藏不住,海警的常态化执法又让它失去了监控和封锁航道的作用,所谓“限制水域”被抹除后,这条黄金航道反而更畅通,两岸的货运往来更频繁。 这颗费尽心机埋下的“钉子”,最终被硬生生拔了下来,台岛外围防御体系的缺口一旦打开,后续的管控只会越来越严,毕竟在自家门口的航道上,执法权本来就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台当局想靠一颗小破岛搞特殊化,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0 阅读:0
桃叔笑谈

桃叔笑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