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即封门!70万在日同胞恐成“人肉盾牌”,撤侨窗口早在炮响前就已关闭

经略简料 2025-11-27 17:28:27

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你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人肉盾牌”。指望日本开放港口让你撤?那简直是与虎谋皮。 很多还在日本为了高薪或者学业犹豫要不要“跑路”的朋友,脑子里往往都有个根深蒂固的电影情节:不管局势多乱,最后关头总会有挂着五星红旗的军舰破浪而来,伴着热血BGM带大家回家。 但这种英雄主义的幻想,真到了东亚这个火药桶被点燃的时候,恐怕会变成一场无法承受的噩梦。 大家常讨论那个核心问题——“真打起来还能不能撤?”残酷的现实是:当你在新闻里听到第一声炮响时,那扇求生的大门其实早就焊死了。 先别急着反驳,我们得把视线从繁华的银座挪开,去看看那些没被摆上台面的冰冷算计。 都知道现在有些在日同胞还没把它当回事,总觉得那是七十万人的庞大群体,甚至更新的数据显示在日中国人早就超过84万,光还没毕业的学生娃就有13万多。 这么多人,谁敢动?可你换个角度想,如果是一个正处在经济寒冬里瑟瑟发抖的对手呢? 看看数据,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在中国市场份额缩得只剩一成五,半导体设备出口更是一季度就跌没了七成多,当经济这张牌没法打的时候,手里攥着的这八十多万人,在红了眼的右翼政客眼里,就不再是需要礼遇的“外国居民”,而是最后一张保命的“战略底牌”。 这就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书上这种缺德事儿写得满满当当。 当年的海湾战争,平民被扣在政府大楼里当防空肉盾;马岛海战,侨民直接成了谈判桌上的筹码;二战珍珠港一炸,美国那边的日裔立马就被没收家产关进拘留营。 到了现代的总体战,你觉得如果是为了让对方投鼠忌器,这几十万同胞会被安置在哪?恐怕不是酒店,而是发电站、芯片厂或者是雷达站旁边。 一旦真成了“人质”,这就是个无解的死局:若是打,必然伤及同胞;若是不打,国家战略利益受损。当年的“市场花园行动”为了救人还得被迫调整战略,这种代价在现代化战争里更是难以估量。 更致命的是,很多人对现代战场的惨烈程度一无所知。不要拿那种对付地方军阀的撤侨行动来硬套中日冲突,那时候我们的军舰去接人,是因为拥有绝对的威慑力,当地武装不敢造次。 但如果要横跨东海去撤侨,面对的是一个全副武装的主权国家。那时候海面上早就不是航线,而是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055大驱确实厉害,鹰击-21也是杀手锏,但别忘了对方也有F-35的隐身突防和Type12导弹的覆盖。 让满载水兵的军舰硬闯铺满水雷和锁定信号的港口去接人?那在战术上叫“送人头”,在国际法上甚至能被直接定性为“入侵”。 没有哪个指挥官会为了去捞那些不听劝阻的人,让整个舰队去穿越这种死亡陷阱。 而且,时间这个东西在战争面前是最奢侈的。现代战争那是按小时计的,乌克兰那会儿基辅周边72小时就打成了一锅粥,当年的科索沃也是快节奏高压制。 我们回头算算物流账,日本自己之前搞那个撤侨演练,拼了老命一周也就安排几十个航班,真要按那个效率,哪怕把所有民航全征用了,要把这大几十万人运回来也得耗上快半年。 可真打起来,导弹是不长眼的,哪会给你留出半年窗口期? 其实,危机的苗头早就从地下冒出来了,根本不用等宣战。 你看横须贺军港附近几公里早就变成了“闲人免进”,外籍人员多看两眼都要报备;那霸机场的民用时刻表在给军机腾地儿;甚至连我们公民入境行李的抽查率都飙到了八成。 这些不就是正在悄悄关门的信号吗?真正的“撤侨令”从来不会用大喇叭喊着让你快跑,它往往就是外交部那一条条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暂勿前往”或者是“谨慎前往”的提醒。比如2025年7月针对中东那个预警,那就是最高级别的隐性通知。 听懂这些话的人,这会儿应该已经在收拾行李了,而不是在网上抬杠说“这不还没打吗”。 国家能做的,是运用强大的情报网提前给出预判,在这个时间窗口里,机票能退改,航线还通畅,这是留给每个公民最后的体面和安全。 如果非要因为舍不得那边的工作、房子,非要赌一把运气,等到港口被封锁、导弹开始飞的时候才想起求救,那对不起,这时候个人利益只能给国家安全让路。 毕竟,解放军的使命是保家卫国,不是为个人的侥幸心理去买单的。记住一句话:真正的撤侨,早在预警发出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赖着不走的,剩下的路只能全凭造化。 信源:民进党当局剥夺在台陆配参政权 国台办强烈谴责2025-11-26 13:41·中国新闻网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