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大地主姜海泉正躺在炕上抽大烟,突然接到站岗的团丁来报告,声称有一支“伪军”来驻防。不料,好酒好菜招待后,“伪军”竟然全部拔枪相向,原来这支“伪军”是抗联部队乔装打扮的。 抗战初期,东北没正规军顶着,共产党人就站出来了。中共满洲省委从1932年起就派人建游击队,杨靖宇去南满,赵尚志去北满,周保中去吉东,一步步把散兵和义勇军拉到一块儿。1933年,响应共产国际的指示,满洲省委把这些队改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在南满,第六军的前身是汤原反日游击总队,夏云杰、戴鸿宾这些人领头。部队小,枪少,子弹紧缺,但他们打游击,专挑日伪补给线下手,慢慢站稳脚跟。到1935年,八一宣言一出,抗日统一战线就正式提出来了,号召大家停内战,一致对外,东北的抗日武装开始往一块儿拢。抗联第六军这时候在松花江下游活动,汤原、桦川一带,地形林密河多,便于藏身,但日伪军围剿越来越狠,推行集团部落,把老百姓赶到屯子里,山里没人给部队送粮,战士们啃树皮草根,冻死饿死的不少。 姜海泉听说佳木斯伪军要来驻防,乐坏了。他平时就怕抗联找上门,欺压百姓的事儿干得太多,早成情报来源了。抗联第六军连长徐光海和指导员裴敬天得到消息,部队正缺枪缺弹,战士半年没吃饱饭,决定来个将计就计。徐光海是朝鲜族,1907年生,早年参加减租运动,1930年入党,1934年加入汤原游击队,干过缴伪军枪的活儿,胆大心细。裴敬天是汉族,1934年入党,当过政治委员,负责部队思想工作,两人搭档默契。1935年2月12日,他们带百来号人,穿上从伪军那儿弄来的棉服,套上钢盔黄布,扛着伪满旗,扮成佳木斯伪军连队,押着几辆大车直奔火龙沟。村口团丁一看旗子,慌忙报信,姜海泉正抽大烟呢,听说太君来了,赶紧爬起来,召集秧歌队敲锣打鼓迎出去。 队伍进村,姜海泉在前头领路,安排杀牛宰羊,十几桌酒菜摆上,战士们饿坏了,真就大快朵颐,吃了个痛快。这顿饭不白吃,徐光海趁姜海泉吹牛自卫团有三十多条枪时,提议看看家伙。团丁把枪全搬院里,步枪汉阳造土铳一堆,子弹箱摞高。徐光海走过去,抓起一支枪,转身拔枪对准姜海泉,裴敬天一挥手,战士们齐刷刷举枪,团丁们傻眼了,手里旱烟袋掉地上。抗联没开一枪,缴了三十多支长短枪,上万发子弹,还饱了口福,教育了姜海泉一番,说别再祸害百姓,不然下次不客气,就撤了。姜海泉腿软得站不起来,从此自卫团散了架。 抗联那时候就靠这种智取,省弹药,还鼓舞士气。几天后,真伪军来了,姜海泉哭着诉苦,说枪让抗联抢了,伪军长官气得抽他鞭子,骂他饭桶。1936年1月,汤原吉星沟开北满联军会议,赵尚志当选总司令,汤原游击总队扩编成第六军,夏云杰军长,冯治纲、张传福分团长。2月18日,第六军又来火龙沟,这次砸了姜海泉为伪宣抚班准备的会场,徐光海扮军官扇他耳光,缴了剩下二十多条枪,当众教育,姜海泉表态赎罪。接着转战西湖景,收了地主孙学文的自卫团枪,小地主们一看风头不对,也交了家伙。依兰桦川边界就这么开了游击区,抗日救国会建起来,群众出力出粮出枪,局面活络了。 东北抗战是十四年苦斗,抗联从几千人打到三万多,歼日伪十八万多,牵制七十万关东军主力。第六军在下江坚持,1937年西征先遣队八百多人去海伦,留下王明贵部继续。日伪三江大讨伐,五万兵围剿,推行无人区,抗联退到苏联整训。赵尚志1938年去苏求援,被关一年半,戴鸿宾护送也遭围堵,全队进苏。1940年北野营南野营建起,三百多人整训。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了,回不去,只能等。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抗联教导旅配合苏军反攻,占七十多座城,八路新四军进东北,抗联改编成东北人民自治军,周保中副总司令。 姜海泉的下场呢,1945年日本投降,他家产早散了,团丁跑光。解放后,桦川县人民政府抓汉奸,姜海泉列恶霸名单,1951年枪决。那三十多条枪,早成抗联打鬼子的家伙。抗联这十四年,爬冰卧雪,树皮野菜,冻死饿死病死战死,九成战士倒下,但他们牵住日军腿,让关东军没法南下太平洋战场。国际上,巴黎救国时报1935年夸杨靖宇是第一个用游击战术的人,雅尔塔会议也认这功劳。东北抗联精神,现在还得学,勇赴国难,百折不挠,搁今天,干啥都得有这股子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