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担心:上海离日本、台湾都那么近,万一中日开战,上海是不是最先挨打? 这么想也正常,毕竟上海左边挨着日本西南诸岛,南边离台湾也不远,这地理位置简直是"夹在中间"。但现代战争早不是"谁离得近谁先挨揍"的老套路,咱把这事捋明白就知道,这种担心有点多余。 现在打仗打的是体系,不是拼刺刀式的"就近打击"。日本确实在琢磨远程打击的本事,2025财年就要开始部署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射程从原来的200公里飙到900公里,能打港口也能打机场,听着挺唬人。 但他们把这些导弹主要部署在冲绳、石垣岛这些西南诸岛,目标很明确,是想靠这些岛屿构建所谓的"防御线",而不是真敢直接冲上海开火。真要动上海,等于捅了马蜂窝。 且不说中国的反击力量,单说上海城里的日企、日资机构不计其数,日本自己的经济也得跟着抖三抖,这就好比俩人打架,不会上来就砸自己也能分到钱的柜台。 其实,上海外面早有好几层"防护罩"。从海上说,东海舰队的驱逐舰、护卫舰常年在东海巡航,辽宁舰、山东舰的航母战斗群拉出去,直接就能把防御圈推到日本西南诸岛以东,日本的导弹还没起飞,可能就被我们的预警机和卫星盯上了。 从地面说,沿海的防空系统早不是摆设,红旗-9B防空导弹能覆盖数百公里范围,就算有漏网之鱼,还有近防炮组成的最后一道防线,想精准打上海,得先过这几关再说。2017年歼-20列装后,我们的空军更是能随时前出,把战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哪能让敌人轻松瞄准大城市。 再说了,打仗得讲"性价比",日本真要动上海,图啥?上海是经济中心,但现代战争先打的是指挥中心、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比如舟山的军港、沿海的雷达站,这些才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 真把上海打了,不仅捞不到好处,还得承受国际社会的压力,更要面对中国的饱和式反击——东风系列导弹覆盖日本本土,他们的东京、大阪难道就比上海安全?这种亏本买卖,就算最激进的日本政客也得掂量掂量。 可能有人会说,那台湾要是有事,上海会不会被波及?其实这更是想偏了。台湾问题是我们的内政,真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时候,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会提前做好万全准备,把外部势力的干涉堵在门外。 日本要是敢借台湾问题插手,我们的反击目标也会是它的军事设施,而不是等着它来打上海。2022年国防白皮书里就说得很清楚,我们的防御战略是积极防御,意思就是不惹事但绝不怕事,敌人敢动,我们就直接把威胁掐在源头。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中日之间的经济捆绑太深了。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日贸易额还维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上海港每年进出口的货物里,不少都和日本的产业链息息相关。 真要是开打,上海的港口停摆,日本的汽车、电子元件也别想顺利运到全球,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仗,谁都不会轻易开打的。 所以说,担心上海先挨打的朋友,是把现代战争想简单了。现在的上海,早就不是百年前那个无防可守的城市,它的安全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国防体系在撑腰。与其担心这些没影的事,不如看看咱们的航母下饺子、导弹技术不断突破。 国家的腰杆硬了,上海自然就稳如泰山,这点自信,咱们还是得有的。
